|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发展动态 | 第11-13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 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 第15-22页 |
| 2.1 视频传输系统 | 第15页 |
| 2.2 视频压缩编码原理 | 第15-16页 |
| 2.3 视频压缩编码的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 2.4 H.264 视频压缩标准的关键技术 | 第17-21页 |
| 2.4.1 H.264 的分层编码结构 | 第17-18页 |
| 2.4.2 预测编码 | 第18-20页 |
| 2.4.3 SI/SP 技术 | 第20-2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3 错误恢复算法 | 第22-30页 |
| 3.1 错误产生的原因 | 第22-23页 |
| 3.2 前向差错隐藏 | 第23-25页 |
| 3.3 错误隐藏 | 第25-27页 |
| 3.3.1 空域错误隐藏 | 第25页 |
| 3.3.2 时域错误隐藏 | 第25-27页 |
| 3.4 交互式错误隐藏 | 第27-28页 |
| 3.5 基于信息隐藏的错误恢复技术 | 第28-29页 |
| 3.5.1 基于信息隐藏的空域错误恢复 | 第28-29页 |
| 3.5.2 基于信息隐藏的时域错误恢复 | 第29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4 基于可逆数据隐藏的 H.264/AVC 视频错误恢复算法 | 第30-39页 |
| 4.1 重要数据提取和嵌入方案 | 第30-31页 |
| 4.2 可逆数据嵌入原理和嵌入位置 | 第31-33页 |
| 4.2.1 广义差分扩展 | 第31页 |
| 4.2.2 嵌入区域的选择 | 第31-33页 |
| 4.3 信息隐藏过程 | 第33页 |
| 4.4 错误恢复过程 | 第33-34页 |
| 4.4.1 提取嵌入的信息 | 第33-34页 |
| 4.4.2 利用重要数据进行错误恢复 | 第34页 |
|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 4.5.1 实验仿真环境 | 第34页 |
| 4.5.2 嵌入信息产生的失真和比特率的增加百分比 | 第34-36页 |
| 4.5.3 错误恢复的客观评价 PSNR | 第36-38页 |
| 4.5.4 总结 | 第3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5 基于预测模式的 H.264/AVC I 帧视频错误恢复算法 | 第39-57页 |
| 5.1 H.264 的帧内预测编码 | 第39-42页 |
| 5.2 预测模式的关系 | 第42-44页 |
| 5.3 提出的算法 | 第44-49页 |
| 5.3.1 特征数据 | 第44-46页 |
| 5.3.2 特征数据嵌入过程 | 第46-48页 |
| 5.3.3 特征信息的提取过程 | 第48-49页 |
| 5.3.4 错误恢复过程 | 第49页 |
| 5.4 实验结果 | 第49-56页 |
| 5.4.1 实验仿真环境 | 第49-50页 |
| 5.4.2 特征信息嵌入引起码率变化和隐写视频质量 | 第50-52页 |
| 5.4.3 错误恢复的质量评价 | 第52-55页 |
| 5.4.4 结论 | 第55-5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7页 |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7-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