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中英文缩略词简表 | 第9-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4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4-1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4-16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14页 |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14-15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2.1.4 实验药品的配置 | 第15-1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6-18页 |
2.2.1 实验分组 | 第16页 |
2.2.2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6-17页 |
2.2.3 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的测定 | 第17页 |
2.2.4 标本采集 | 第17-18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18页 |
2.4 统计学分析 | 第18-1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9-25页 |
3.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及一般情况 | 第19页 |
3.2 行为学的变化 | 第19-22页 |
3.2.1 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 | 第19-20页 |
3.2.2 血糖 | 第20-21页 |
3.2.3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 | 第21-22页 |
3.3 HE 染色结果 | 第22-23页 |
3.4 脊髓神经元细胞凋亡 | 第23-25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5-31页 |
4.1 糖尿病痛性周围神经病变模型的制备 | 第25页 |
4.2 鞘内置管技术的实施 | 第25-27页 |
4.3 重比重利多卡因对 DNP 大鼠的行为学影响 | 第27-28页 |
4.3.1 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WT) | 第27页 |
4.3.2 血糖 | 第27-28页 |
4.3.3 运动阻滞持续时间 | 第28页 |
4.4 重比重利多卡因对 DNP 大鼠脊髓神经元病理学的影响 | 第28-31页 |
4.4.1 HE 染色 | 第29页 |
4.4.2 TUNEL 标记 | 第29-31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1-32页 |
5.1 结论 | 第31页 |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31-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图 | 第36-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38-39页 |
综述 | 第39-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