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职务犯罪自首认定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3-18页 |
一、纪委阶段“自动投案”认定标准不一 | 第13-14页 |
二、行贿罪自首认定泛化 | 第14-16页 |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首认定不当限缩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自首探源 | 第18-24页 |
一、自首本质及判断标准 | 第18-21页 |
(一)自首制度的由来 | 第18-19页 |
(二)自首的本质 | 第19-20页 |
(三)自首的判断标准 | 第20-21页 |
二、一般自首、准自首的效力范围 | 第21-23页 |
(一)总则自首与分则特定罪行自首“主动自愿性”的一致 | 第21页 |
(二)总则自首与分则特定罪行自首“如实性”的统一 | 第21-22页 |
(三)总则自首涵盖分则所有罪行 | 第22-23页 |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中“不能说明来源”的含义 | 第23-24页 |
(一)“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与“不能说明来源”基本含义 | 第23页 |
(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与“不能说明来源”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对争议问题及相关案例的评析认定 | 第24-34页 |
一、办案机关就已掌握线索了解情况情形下自首的认定 | 第24-27页 |
(一)“尚未受到调查谈话”的认定 | 第24-25页 |
(二)“自动投案”的实质判断 | 第25-27页 |
(三)对“两高”《意见》的补充 | 第27页 |
二、行贿罪自首的认定 | 第27-29页 |
(一)“被追诉前”的认定 | 第27页 |
(二)“主动交待”的认定 | 第27-28页 |
(三)对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解读的补正 | 第28-29页 |
三、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首的认定 | 第29-34页 |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 第29页 |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行为的认定 | 第29-31页 |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首的分析判定 | 第31-34页 |
第四章 统一职务犯罪自首认定的意见建议 | 第34-36页 |
一、立法上的改进 | 第34-35页 |
(一)加快制定、修改相关配套法规 | 第34页 |
(二)协调一般自首与特定案件自首的表述方式 | 第34页 |
(三)改造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表述方式 | 第34-35页 |
二、司法上的统一 | 第35-36页 |
(一)严格规范办案流程 | 第35页 |
(二)加强针对性指导案件编撰下发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