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上海软件产业空间区位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研究背景第16-18页
   ·全球经济"信息化"第16页
   ·世界经济"服务化"第16-17页
   ·软件产业作为全球化、信息化、服务化的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第17页
   ·全球化与本土化背景下的软件服务外包全球范围内兴起第17-18页
 2.软件产业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3页
   ·软件产业的内涵第18-19页
   ·软件产业的构成第19-21页
   ·软件产业的组织结构第21-22页
   ·软件产业的特点第22-23页
 3.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页
 4.研究方法与框架第23-25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技术路线第24-25页
 5.本论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第25-26页
第二章 软件产业区位研究文献综述第26-41页
 1.全球视角下软件产业区位研究第26-27页
 2.区域视角下软件产业区位研究第27-28页
 3.都市区视角下软件产业区位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8-35页
   ·软件产业区位研究第28-31页
   ·软件产业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研究第31-33页
   ·国内软件产业区位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第33-34页
   ·评述第34-35页
 4.软件产业集聚区相关研究第35-41页
   ·软件产业集聚区基础研究——产业链及生产网络研究第35-38页
   ·软件产业集聚区与传统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第38-39页
   ·软件产业集聚区实证分析第39-41页
第三章 软件产业发展的背景及现状第41-58页
 1. 全球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第41-44页
   ·全球软件产业进入平稳发展期第41-42页
   ·产业链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第42-43页
   ·不同软件产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第43-44页
 2. 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第44-48页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第44-45页
   ·软件产业综合实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显著提高第45-46页
   ·重点推进产业基地建设,逐步凸显产业集聚效应第46-48页
 3.上海软件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第48-58页
   ·上海软件产业的发展背景第48-51页
   ·上海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第51-54页
   ·上海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第54-58页
第四章 上海软件产业空间区位的实证研究第58-77页
   ·年上海软件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第58-64页
   ·数据与方法说明第58-59页
   ·2002年上海软件产业空间分布特点第59-64页
   ·年上海软件产业空间格局分析第64-73页
     ·数据来源第64页
   ·2008年上海软件产业空间格局特征第64-73页
 3.上海软件产业的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第73-76页
   ·、浦东软件园的崛起第73-74页
   ·、传统中心城核心区的衰落第74-75页
   ·、中心城区软件企业比重大幅下降,郊区软件企业比重有所上升第75页
   ·、双核——多中心的立体结构正在形成第75-76页
 4.小结第76-77页
第五章 软件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影响因子及动力机制分析第77-109页
 1 软件产业空间格局影响因子分析第77-84页
   ·区域条件是基础第79-81页
   ·交易成本因子是关键第81-82页
   ·市场因子是导向第82-84页
 2 软件产业集聚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分析第84-86页
   ·市场的调节作用第84-85页
   ·政府的引导作用第85页
   ·产业集群的吸引作用第85-86页
 3 政府引导作用的作用力分析第86-98页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支持第88-90页
   ·市级层面的上海软件产业的政策支持第90-94页
   ·区级层面的产业定位与政策支持第94-97页
   ·政府引导的作用力分析第97-98页
 4 政府规划引导与企业决策的比较分析第98-107页
   ·上海主要软件园简介第99-103页
   ·上海软件产业空间规划评述第103-105页
   ·产业空间规划引导作用的分析与评价第105-107页
 5 小结第107-109页
第六章 浦东软件园案例研究第109-118页
 1 选择浦东软件园作为研究案例的原因第109-110页
 2.浦东软件园发展概括第110-113页
   ·浦东软件园地理环境第110-111页
   ·浦东软件园产业经济现状第111页
   ·浦东软件园区政策环境第111-112页
   ·浦东软件园区服务平台第112-113页
 3.企业问卷的调查与分析第113-116页
   ·问卷调查的目的及内容第113-114页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114-116页
 4.小结第116-11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8-121页
 1.主要结论第118-119页
 2.研究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7页
附录一第127-128页
附录二第128-129页
后记第129-131页

论文共13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信息披露研究
下一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学习需求研究--基于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