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发光材料概述 | 第9-11页 |
1.1.1 发光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 第9页 |
1.1.2 光致发光 | 第9页 |
1.1.3 稀土光致发光材料 | 第9-10页 |
1.1.4 发光机理 | 第10-11页 |
1.1.5 发光材料的应用 | 第11页 |
1.2 LED 概述 | 第11-15页 |
1.2.1 LED 的发展 | 第11-12页 |
1.2.2 白光 LED | 第12-13页 |
1.2.3 LED 结构及发光机理 | 第13-15页 |
1.3 白光 LED 用荧光粉 | 第15-16页 |
1.3.1 YAG: Ce3~(3+)荧光粉 | 第15页 |
1.3.2 铝酸盐基荧光粉 | 第15页 |
1.3.3 硫化物和硫氧化物 | 第15-16页 |
1.3.4 氮化物及氮氧化物荧光粉 | 第16页 |
1.3.5 硼酸盐基荧光粉 | 第16页 |
1.4 硅酸基稀土发光材料及其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4.1 蓝光激发的硅酸盐荧光粉 | 第16-17页 |
1.4.2 近紫外激发的三基色硅酸盐荧光粉 | 第17-18页 |
1.4.3 近紫外光激发的单一基质硅酸盐荧光粉 | 第18-19页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1.5.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药品、仪器与表征 | 第21-25页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1-22页 |
2.2 表征方法 | 第22-25页 |
2.2.1 X 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2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2-23页 |
2.2.3 荧光分光光度计(PL) | 第23-25页 |
第三章 BaSiO_3: Eu~(2+)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25-33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样品制备 | 第25-26页 |
3.3 样品表征 | 第26页 |
3.4 固相反应法合成 BaSiO_3: Eu~(2+)荧光粉 | 第26-29页 |
3.4.1 BaSiO_3: Eu~(2+)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第26-27页 |
3.4.2 BaSiO_3: Eu~(2+)荧光粉的光谱分析 | 第27-29页 |
3.5 溶胶凝胶法制备 BaSiO_3: Eu~(2+)的荧光粉 | 第29-32页 |
3.5.1 溶胶凝胶法制备 BaSiO_3: Eu~(2+)荧光粉的过程 | 第29-30页 |
3.5.2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BaSiO_3: Eu~(2+)荧光粉的 XRD 分析 | 第30页 |
3.5.3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 BaSiO_3: Eu~(2+)荧光粉的 PL 光谱分析 | 第30-31页 |
3.5.4 高温固相法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荧光粉对比 | 第31-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Ba_2SiO_4: Sm~(3+), Ce~(3+)荧光粉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 | 第33-53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实验 | 第33-34页 |
4.2.1 实验方法及流程 | 第33-34页 |
4.2.2 测试 | 第3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4-51页 |
4.3.1 Ba_2SiO_4: Sm~(3+)的 XRD 分析及荧光光谱分析 | 第34-37页 |
4.3.2 Ba_2SiO_4: Ce~(3+)荧光粉的 XRD 及 PL 光谱分析 | 第37-42页 |
4.3.4 Ba_2SiO_4: 0.02Sm~(3+), xCe~(3+)荧光粉的 PL 分析 | 第42-47页 |
4.3.5 Ba_2SiO_4: xSm~(3+), 0.002Ce~(3+)荧光粉的 PL 分析 | 第47-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