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1.3.1 建筑和绿色建筑 | 第10-11页 |
1.3.2 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 | 第11-12页 |
1.3.3 常规设计和整合设计的概念限定 | 第12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4.1 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 第12-14页 |
1.4.2 绿色建筑设计研究 | 第14-15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5.1 文献研究 | 第15-16页 |
1.5.2 实例分析 | 第16页 |
1.5.3 实地调研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理论 | 第17-25页 |
2.1 质量与建筑设计质量 | 第17-19页 |
2.1.1 质量 | 第17页 |
2.1.2 建筑工程质量 | 第17-18页 |
2.1.3 建筑设计质量 | 第18页 |
2.1.4 建筑设计质量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 质量管理和建筑设计质量管理 | 第19-25页 |
2.2.1 质量管理 | 第19-20页 |
2.2.2 建筑设计质量管理 | 第20-21页 |
2.2.3 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的原理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影响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的因素分析 | 第25-37页 |
3.1 设计目标 | 第25-27页 |
3.1.1 基本设计目标 | 第25-26页 |
3.1.2 绿色设计目标 | 第26-27页 |
3.1.3 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和特点 | 第27页 |
3.2 设计人员 | 第27-32页 |
3.2.1 常规设计的人员组织 | 第27-28页 |
3.2.2 整合设计的人员组织 | 第28-30页 |
3.2.3 整合设计人员组织的特点与优势 | 第30-32页 |
3.3 设计流程 | 第32-37页 |
3.3.1 常规设计的设计流程 | 第32-33页 |
3.3.2 整合设计的设计流程 | 第33-35页 |
3.3.3 整合设计流程的特点与优势 | 第35-37页 |
第四章 构建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管理模式 | 第37-48页 |
4.1 绿色建筑设计质量控制 | 第37-38页 |
4.1.1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主要内容 | 第37-38页 |
4.1.2 整合设计模式的典型特点 | 第38页 |
4.2 绿色建筑设计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 第38-43页 |
4.2.1 设计准备质量管理 | 第39-40页 |
4.2.2 方案设计质量监督 | 第40-41页 |
4.2.3 初步设计质量监督 | 第41页 |
4.2.4 施工图设计质量监督 | 第41-43页 |
4.2.5 设计实施服务质量监督 | 第43页 |
4.3 绿色建筑设计各阶段的质量评价 | 第43-46页 |
4.3.1 初步设计的质量评判 | 第44-45页 |
4.3.2 技术设计的质量评判 | 第45页 |
4.3.3 施工图设计的质量评判 | 第45-46页 |
4.4 整合模式下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的整体管控 | 第46-48页 |
4.4.1 协调各方关系 | 第46页 |
4.4.2 控制设计进程 | 第46-47页 |
4.4.3 保障综合效益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整合设计模式在天津解放南路文体中心项目的应用 | 第48-54页 |
5.1 项目介绍 | 第48页 |
5.2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 第48-49页 |
5.2.1 设计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 第48页 |
5.2.2 总体布局 | 第48-49页 |
5.2.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第49页 |
5.2.4 其它相关技术经济指标 | 第49页 |
5.3 设计目标 | 第49页 |
5.4 设计理念 | 第49-50页 |
5.5 人员组织与设计流程 | 第50页 |
5.6 项目关键点的把控 | 第50-52页 |
5.6.1 技术关键点的把控 | 第50-51页 |
5.6.2 管理关键点的把控 | 第51-52页 |
5.7 项目评价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4-56页 |
6.1.1 整合设计模式是保障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的唯一选择 | 第54-55页 |
6.1.2 绿色建筑设计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把控整合设计模式的关键因素 | 第55-56页 |
6.2 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