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汽车碰撞事故再现与驾驶员损伤风险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方法第12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课题来源第14页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7页
        1.5.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5.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2.道路交通事故深度调查第17-25页
    2.1 道路交通事故调查内容第17-18页
        2.1.1 人员信息第17页
        2.1.2 车辆信息第17页
        2.1.3 道路信息第17-18页
        2.1.4 环境信息第18页
    2.2 影响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第18-19页
    2.3 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方法第19-20页
    2.4 事故现场重建方法研究第20-23页
        2.4.1 无人机航拍技术第20-21页
        2.4.2 事故现场二维重建第21-22页
        2.4.3 事故现场三维重建第22-23页
    2.5 本章小节第23-25页
3.汽车EDR数据分析与事故案例介绍第25-37页
    3.1 事故车辆速度研究第25-27页
        3.1.1 根据制动印迹估算车速第25页
        3.1.2 根据抛落物推算车速第25-26页
        3.1.3 根据变形量估算车速第26页
        3.1.4 根据视频或行车记录仪计算车速第26-27页
        3.1.5 根据行人包绕距离估算车速第27页
    3.2 汽车EDR第27-33页
        3.2.1 EDR功能与技术规范第28页
        3.2.2 EDR数据有效性验证第28-30页
        3.2.3 EDR数据特征分析第30-33页
    3.3 事故案例介绍第33-36页
        3.3.1 事故案情简要第33页
        3.3.2 事故现场情况第33页
        3.3.3 事故车辆痕迹第33-34页
        3.3.4 驾驶员伤情第34-35页
        3.3.5 EDR信息读取第35-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4.车辆仿真模型建立与验证第37-55页
    4.1 有限元理论介绍第37-39页
        4.1.1 碰撞仿真的理论基础第38页
        4.1.2 基本力学模型第38-39页
        4.1.3 显式中心差分法第39页
    4.2 车辆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39-42页
        4.2.1 驾驶员约束系统模型建立第40-41页
        4.2.2 车辆模型的验证第41-42页
    4.3 事故障碍物的建模第42-43页
    4.4 人体模型的建立第43-48页
        4.4.1 THUMS人体生物力学模型介绍第44页
        4.4.2 THUMS人体生物力学模型的验证第44-48页
        4.4.3 THUMS人体模型姿态的调整第48页
    4.5 事故再现仿真模型的建立第48-50页
        4.5.1 相对位置关系的确定第48-49页
        4.5.2 接触的定义第49页
        4.5.3 加载条件的定义第49页
        4.5.4 计算控制参数的设定第49-50页
    4.6 仿真模型验证第50-53页
        4.6.1 质量增量和能量变化验证分析第50-51页
        4.6.2 车身变形验证分析第51-52页
        4.6.3 B柱加速度验证分析第52-53页
    4.7 本章小结第53-55页
5.驾驶员伤害验证及损伤风险分析第55-77页
    5.1 人体损伤生物力学第55-61页
        5.1.1 人体头部损伤生物力学第55-58页
        5.1.2 人体胸腹部损伤生物力学第58-61页
    5.2 驾驶员动态响应分析第61-64页
    5.3 人体损伤风险分析第64-69页
        5.3.1 头部损伤风险分析第65-66页
        5.3.2 胸腹部损伤风险分析第66-69页
    5.4 驾驶员损伤风险预测第69-75页
        5.4.1 安全带建模第69-70页
        5.4.2 人体损伤风险预测第70-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7页
6.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总结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AE的车用轴流扇叶注塑工艺及模具优化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纳结构调控的PA6/铝合金一体化成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