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1.1 前言 | 第15-18页 |
1.1.1 聚甘油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5-16页 |
1.1.2 聚甘油的合成方法 | 第16-17页 |
1.1.3 聚甘油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 十聚甘油脂肪酸酯 | 第18-21页 |
1.2.1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简介 | 第18-19页 |
1.2.2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19-20页 |
1.2.3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应用 | 第20-21页 |
1.2.4 聚甘油脂肪酸酯的合成 | 第21页 |
1.3 甘油单油酸酯 | 第21-24页 |
1.3.1 甘油单油酸酯的简介 | 第21-22页 |
1.3.2 甘油单油酸酯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 第22页 |
1.3.3 甘油单油酸酯的应用 | 第22-23页 |
1.3.4 甘油单油酸酯的合成 | 第23-24页 |
1.4 聚甘油脂肪酸酯与甘油脂肪酸酯的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1.4.1 外观形态 | 第24-25页 |
1.4.2 酸值 | 第25页 |
1.4.3 皂化值 | 第25页 |
1.4.4 HLB值 | 第25-26页 |
1.5 热力设备防护 | 第26-30页 |
1.5.1 热力设备防护简介 | 第26-27页 |
1.5.2 缓蚀剂十八胺、不饱和十八胺、N-十八胺烷基丙撑二胺 | 第27-28页 |
1.5.3 三种有机胺在热力设备防护中的应用原理 | 第28页 |
1.5.4 乳液的简介 | 第28-29页 |
1.5.5 有机胺乳液的制备 | 第29-30页 |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30页 |
1.7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页 |
1.8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实验 | 第33-41页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第33-34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2.1.2 实验药品 | 第33-34页 |
2.2 聚合度检测 | 第34-36页 |
2.2.1 国标法中的邻苯二甲酸酐法 | 第34-35页 |
2.2.2 国标法中的乙酸酐法 | 第35页 |
2.2.3 出水量法 | 第35-36页 |
2.3 合成部分 | 第36-38页 |
2.3.1 十聚甘油的合成 | 第36-37页 |
2.3.2 十聚甘油单油酸酯的合成 | 第37页 |
2.3.3 甘油单油酸酯的合成 | 第37-3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2.4.1 十聚甘油聚合度的检测 | 第38-39页 |
2.4.2 合成酯的性能检测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三种有机胺缓蚀剂的性能对比研究 | 第41-61页 |
3.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1-43页 |
3.1.1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3.1.2 实验药品 | 第42页 |
3.1.3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3.1.4 实验介质 | 第42-43页 |
3.2 静态失重法 | 第43-44页 |
3.2.1 实验方法 | 第43页 |
3.2.2 实验计算公式 | 第43-44页 |
3.2.3 等温吸附拟合 | 第44页 |
3.3 极化曲线法 | 第44-45页 |
3.3.1 实验方法 | 第45页 |
3.3.2 实验计算公式 | 第45页 |
3.4 疏水性实验 | 第45-46页 |
3.4.1 实验方法 | 第46页 |
3.4.2 疏水性评价标准 | 第46页 |
3.5 AFM力曲线测试 | 第46-47页 |
3.6 分子动态模拟 | 第47页 |
3.7 结果与讨论 | 第47-59页 |
3.7.1 静态失重结果 | 第47-48页 |
3.7.2 有机胺在碳钢表面的吸附规律研究 | 第48-50页 |
3.7.3 极化曲线结果 | 第50-53页 |
3.7.4 疏水性测试结果 | 第53-54页 |
3.7.5 AFM测试结果 | 第54-57页 |
3.7.6 分子动态模拟结果 | 第57-59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不饱和十八胺乳液的制备 | 第61-73页 |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61-62页 |
4.1.1 实验仪器 | 第61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61-62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62页 |
4.3 乳液性能评价 | 第62-63页 |
4.3.1 乳液稳定性的评价 | 第63页 |
4.3.2 乳液缓蚀性能的评价 | 第63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3-71页 |
4.4.1 乳液制备的实验条件选取实验 | 第64-67页 |
4.4.1.1 改变溶剂条件下制备乳液 | 第64-66页 |
4.4.1.2 改变温度条件下制备乳液 | 第66页 |
4.4.1.3 乳化剂中a:b比值改变条件下制备乳液 | 第66-67页 |
4.4.2 不饱和十八胺乳液制备的正交实验 | 第67-69页 |
4.4.3 最优条件下制备不饱和十八胺乳液及其测试 | 第69-71页 |
4.4.3.1 静态失重测试结果 | 第69-70页 |
4.4.3.2 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 | 第70-7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3-84页 |
附件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