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山地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及模拟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研究目标第13页
    1.3 研究意义第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 技术路线第14-17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7-25页
    2.1 山地城市概述第17-18页
        2.1.1 山地城市的概念第17页
        2.1.2 山地城市结构形态第17-18页
    2.2 城市扩展第18-20页
        2.2.1 城市扩展的概念第18页
        2.2.2 城市扩展的优势第18页
        2.2.3 扩展引发的问题第18-19页
        2.2.4 城市扩展定量表达第19-20页
    2.3 城市扩展模拟研究第20-25页
        2.3.1 基于经验统计的模型方法第20-21页
        2.3.2 基于栅格邻域关系分析的模型方法第21页
        2.3.3 基于土地系统的模型方法第21-22页
        2.3.4 基于多智能主体的模型方法第22-23页
        2.3.5 山地城市扩展模拟应用第23-25页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5-37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5-26页
        3.1.1 研究区选择第25页
        3.1.2 历史发展过程第25-26页
    3.2 研究方法第26-37页
        3.2.1 矢量数据的提取第27页
        3.2.2 遥感影像的处理第27-30页
        3.2.3 城市扩展特征的量化第30-33页
        3.2.4 基于Python的ABM建模第33-37页
第4章 重庆市城市形态演变第37-51页
    4.1 城市扩展定量表达第38-43页
        4.1.1 土地利用变化方向第38-40页
        4.1.2 城市扩展速度第40-41页
        4.1.3 人口密度变化第41-42页
        4.1.4 用地增长弹性第42-43页
    4.2 城市扩展形态第43-51页
        4.2.1 沿两江条带延仲第43页
        4.2.2 沿主要交通线扩展第43-44页
        4.2.3 组团景观格局变化第44-46页
        4.2.4 组团城市扩展形态第46-47页
        4.2.5 研究区质心变化第47-51页
第5章 重庆市城市扩展驱动力第51-65页
    5.1 宏观驱动力的定性分析第51-56页
        5.1.1 经济社会因素第51-52页
        5.1.2 新区开发第52-53页
        5.1.3 人口增长第53-54页
        5.1.4 交通引导第54-55页
        5.1.5 政策导向和规划因素第55-56页
    5.2 微观驱动力的分析第56-65页
        5.2.1 自然要素的定性分析第56-57页
        5.2.2 社会要素的定性分析第57-60页
        5.2.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城市扩展驱动力定量分析第60-65页
第6章 基于ABM模型的重庆市扩展模拟第65-77页
    6.1 ABM模型的架构第65-69页
        6.1.1 环境要素层第65-66页
        6.1.2 元胞自动机层第66-67页
        6.1.3 多智能体层第67-69页
    6.2 模型运行原理第69-70页
    6.3 约束条件的定义第70页
    6.4 模型土地利用数据第70-71页
    6.5 ABM模型的多主体确定第71-73页
    6.6 模拟过程及结果第73-77页
        6.6.1 模拟结果对比第73-74页
        6.6.2 模拟精度检验第74-75页
        6.6.3 模拟结果叠加分析第75-77页
第7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之处第77-79页
    7.1 研究结论第77-78页
    7.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78页
    7.3 研究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7页
附录第87-95页
    1 附图第87-88页
    2 模型代码第88-95页
致谢第95-97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固态变压器的双有源DC/DC变换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AMESim双筒充气式减振器建模仿真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