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以厦大学生群体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媒介素养:概念与内涵变迁 | 第15-24页 |
2.1 媒介素养的定义 | 第15-17页 |
2.1.1 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内涵 | 第15-16页 |
2.1.2 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 第16-17页 |
2.2 媒介素养内涵变迁与范式转移 | 第17-22页 |
2.2.1 1930-1960年代:抵御与保护 | 第18页 |
2.2.2 1960-1970年代:选择与分辨 | 第18-20页 |
2.2.3 1980年代: 批判性解读 | 第20页 |
2.2.4 1990年代: 多元性与参与性 | 第20-21页 |
2.2.5 小结 | 第21-22页 |
2.3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 | 第22-24页 |
2.3.1 新媒体内涵及其特征 | 第22页 |
2.3.2 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内涵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第24-28页 |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28-31页 |
4.1 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4.2 研究工具 | 第29-31页 |
4.2.1 研究对象与样本选取 | 第29页 |
4.2.2 问卷设计与发放 | 第29-31页 |
第五章 厦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现状分析 | 第31-47页 |
5.1 厦大学生新媒体使用能力分析 | 第31-34页 |
5.2 厦大学生新媒体内容获取与思辨能力分析 | 第34-38页 |
5.3 厦大学生对新媒体运作机制的认知分析 | 第38-40页 |
5.4 新媒体对厦大学生个人生活的影响分析 | 第40-43页 |
5.5 厦大学生对新媒体与社会关系的认知分析 | 第43-45页 |
5.6 小结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