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基于EEG和EMG信息融合的自动睡眠分期系统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1页
    1.1 睡眠分期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页
    1.2 睡眠分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8-9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9页
    1.4 文章的组织结构第9-11页
第二章 睡眠的分期生理基础第11-17页
    2.1 睡眠概述第11-12页
    2.2 脑电与睡眠第12-15页
        2.2.1 脑电信号第12-13页
        2.2.2 脑电节律第13-14页
        2.2.3 脑电与睡眠分期第14-15页
    2.3 肌电与睡眠第15-16页
        2.3.1 肌电信号第15页
        2.3.2 肌电与睡眠分期第15-16页
    2.4 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三章 脑电与肌电信息融合理论基础第17-22页
    3.1 信息融合基本理论第17-18页
        3.1.1 信息融合的发展历史第17页
        3.1.2 信息融合的原理第17-18页
        3.1.3 信息融合的方法及应用第18页
    3.2 小波变换基本理论第18-21页
        3.2.1 小波变换的发展历史第18-19页
        3.2.2 小波变换的原理第19-20页
        3.2.3 Mallat算法第20-21页
    3.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四章 系统开发平台——LabVIEW第22-25页
    4.1 LabVIEW简介第22-23页
    4.2 LabVIEW与虚拟仪器技术第23-24页
        4.2.1 虚拟仪器的概念第23页
        4.2.2 虚拟仪器的特点第23-24页
    4.3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五章 自动睡眠分期系统建模第25-37页
    5.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第25页
    5.2 预处理模块第25-26页
        5.2.1 滤波处理第26页
        5.2.2 归一化处理第26页
    5.3 小波分解模块第26-27页
    5.4 特征提取模块第27-29页
        5.4.1 特征参数设置第28-29页
    5.5 信息融合模块第29-31页
        5.5.1 邻域方差融合第29页
        5.5.2 一阶差分融合第29页
        5.5.3 相关系数融合第29-30页
        5.5.4 融合算子设置第30-31页
    5.6 小波重构模块第31-32页
    5.7 睡眠分期模块第32-35页
        5.7.1 功率谱图第32页
        5.7.2 分期方法第32-34页
        5.7.3 阈值参数设置第34-35页
    5.8 系统运行界面第35页
    5.9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六章 系统改进与结果分析第37-47页
    6.1 百分比分期法的改进第37-38页
    6.2 自选频带功能第38页
    6.3 分期结果与评价第38-40页
        6.3.1 百分比与幅值法的分期结果第38-39页
        6.3.2 正确率第39-40页
        6.3.3 计算效率第40页
    6.4 与其他方法的对比第40-45页
        6.4.1 融合信号与原始EEG对比第40-41页
        6.4.2 使用EEG的C0复杂度的分期第41-43页
        6.4.3 使用EEG的小波熵的分期第43-45页
        6.4.4 分期方法对比分析第45页
    6.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47-49页
    7.1 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第47页
    7.2 工作展望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人血清白蛋白与明胶的医用软组织粘合剂的研究
下一篇:基于喹喔啉酮骨架的多靶点抗肿瘤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其合成方法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