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药理学论文

峨参提取物和峨参内酯衍生物抗肿瘤活性及对细胞凋亡的观察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肿瘤概述第13页
    1.2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第13-14页
    1.3 抗肿瘤中药的分类第14-16页
        1.3.1 扶正培本药第14-15页
        1.3.2 清热解毒类第15页
        1.3.3 活血化瘀药第15页
        1.3.4 以毒攻毒药第15-16页
        1.3.5 化痰祛瘀药第16页
    1.4 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第16-21页
        1.4.1 对肿瘤的直接杀伤作用第16页
        1.4.2 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第16-17页
        1.4.3 影响相关抑癌基因以及癌基因的表达第17-19页
        1.4.4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第19-20页
        1.4.5 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第20页
        1.4.6 影响凋亡信号传导第20-21页
        1.4.7 激活某些细胞因子第21页
        1.4.8 总结第21页
    1.5 峨参概述第21-23页
        1.5.1 植物形态学特征第21页
        1.5.2 化学成分研究第21-22页
        1.5.3 药理作用研究第22-23页
    1.6 课题研究背景第23-25页
        1.6.1 课题研究意义第23页
        1.6.2 课题来源第23-24页
        1.6.3 研究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2章 峨参石油醚部位提取物13号、15号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第25-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1.1 实验药物及细胞第25页
        2.1.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7页
        2.2.1 细胞复苏第26页
        2.2.2 细胞传代第26页
        2.2.3 细胞计数第26页
        2.2.4 MTT法测定13号、15号对肿瘤细胞的作用第26-27页
    2.3 实验结果第27-32页
        2.3.1 13号和15号对A54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第27-28页
        2.3.2 13号和15号对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第28-29页
        2.3.3 13号和15号对MG-63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第29-31页
        2.3.4 13号和15号对Hel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第31-32页
    2.4 讨论第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峨参内酯、13号、15号及0号衍生物对BCL-2、BAX作用观察第33-39页
    3.1 实验材料第33-34页
        3.1.1 实验药物及细胞第33页
        3.1.2 主要仪器及试剂第33-34页
    3.2 实验方法第34-35页
        3.2.1 细胞培养及加药处理第34页
        3.2.2 Bax检测方法第34页
        3.2.3 Bcl-2检测方法第34-35页
        3.2.4 统计学分析第35页
    3.3 实验结果第35-37页
        3.3.1 峨参内酯对四种肿瘤细胞Bcl-2、Bax作用第35页
        3.3.2 13号对四种肿瘤细胞Bcl-2、Bax作用第35-36页
        3.3.3 15号对四种肿瘤细胞Bcl-2、Bax作用第36页
        3.3.4 0号衍生物对四种肿瘤细胞Bcl-2、Bax作用第36-37页
    3.4 讨论第37-38页
    3.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峨参内酯、13号、15号及0号衍生物对四种肿瘤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第39-55页
    4.1 实验材料第39页
        4.1.1 实验细胞和药物第39页
        4.1.2 主要试剂及仪器第39页
    4.2 实验方法第39-41页
        4.2.1 细胞培养第39-40页
        4.2.2 流式细胞仪PI单标检测细胞周期第40页
        4.2.3 流式细胞仪PI单标检测细胞凋亡第40页
        4.2.4 统计学处理第40-41页
    4.3 实验结果第41-53页
        4.3.1 峨参内酯、13、15及0号衍生物对四种肿瘤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第41-47页
        4.3.2 峨参内酯、13号、15号及0号衍生物对四种细胞凋亡的影响第47-53页
    4.4 讨论第53-54页
    4.5 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4-65页
附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花椒酰胺电子舌响应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亚热带海湾浮游纤毛虫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