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评述 | 第9-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分析方法 | 第15-16页 |
1.4 内容安排与逻辑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 第18-24页 |
2.1 城镇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 第18-21页 |
2.2 城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 第21-24页 |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主体性 | 第24-32页 |
3.1 农民的主体地位 | 第24-25页 |
3.2 农民的主体作用 | 第25-28页 |
3.3 对农民主体性的忽视 | 第28-32页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主体意识建构 | 第32-41页 |
4.1 主体意识的界定 | 第32-33页 |
4.2 农民主体意识发展历程考察 | 第33-36页 |
4.3 农民主体意识缺失及其原因 | 第36-38页 |
4.4 农民主体意识诉求与建构 | 第38-41页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主体角色分化 | 第41-45页 |
5.1 农民角色分化的必然 | 第41-42页 |
5.2 农民角色分化的基本方向 | 第42-45页 |
第六章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主体能力建设 | 第45-49页 |
6.1 农民主体能力建设缺口 | 第45-47页 |
6.2 农民主体能力建设重点 | 第47-49页 |
第七章 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农民主体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49-52页 |
7.1 推进城乡联动改革,剥离户口附加福利 | 第49页 |
7.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农地流转形式 | 第49-50页 |
7.3 完善技术推广制度,提升农民应变技能 | 第50页 |
7.4 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第50-51页 |
7.5 落实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社会不安因素 | 第51页 |
7.6 夯实财政金融支持,确保能力建设动力 | 第51-52页 |
第八章 结语 | 第52-55页 |
8.1 基本结论 | 第52-53页 |
8.2 创新与不足 | 第53-54页 |
8.3 后续研究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