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MESim的装载机变速操纵阀对换挡平顺性影响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页 |
1.2 装载机的发展和趋势 | 第11-15页 |
1.2.1 国外装载机发展 | 第11-13页 |
1.2.2 国内装载机发展 | 第13-14页 |
1.2.3 装载机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3 装载机的换挡平顺性分析 | 第15-17页 |
1.3.1 换挡平顺性问题简介 | 第15页 |
1.3.2 改善换挡平顺性的方法 | 第15-17页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装载机换挡过程分析 | 第19-33页 |
2.1 装载机换挡过程中平顺性的影响因子 | 第19-21页 |
2.1.1 装载机传动系统简介 | 第19-20页 |
2.1.2 装载机各传动部分对换挡平顺性的影响 | 第20-21页 |
2.1.3 换挡平顺性主要影响因子 | 第21页 |
2.2 变速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1-23页 |
2.2.1 动力换挡变速箱的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2.2.2 动力换挡变速箱的工作原理 | 第22-23页 |
2.3 变速操纵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3-28页 |
2.3.1 旧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3-26页 |
2.3.2 新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26-28页 |
2.4 换挡过程的动力学分析 | 第28-33页 |
2.4.1 换挡平顺性的动力学分析 | 第28-30页 |
2.4.2 换挡平顺性的评价标准 | 第30-33页 |
第3章 装载机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33-55页 |
3.1 变速操纵阀仿真模型建立 | 第33-36页 |
3.1.1 缓冲装置 | 第34-35页 |
3.1.2 换向装置 | 第35页 |
3.1.3 变速操纵阀 HCD 模型 | 第35-36页 |
3.2 变速操纵阀仿真模型分析 | 第36-42页 |
3.2.1 原始模型曲线 | 第36-38页 |
3.2.2 节流孔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3 蓄能装置中弹簧刚度影响 | 第39-40页 |
3.2.4 蓄能装置限位的影响 | 第40页 |
3.2.5 调压弹簧影响 | 第40-41页 |
3.2.6 优化数据 | 第41-42页 |
3.3 传动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3.3.1 变速箱仿真模型建立 | 第42-43页 |
3.3.2 变速箱换挡离合器模型建立 | 第43页 |
3.3.3 其他传动系统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3.3.4 整机传动系统模型 | 第44页 |
3.4 变速操纵阀在整机模型中的影响 | 第44-55页 |
3.4.1 原始数据的仿真 | 第44-45页 |
3.4.2 节流孔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3 蓄能器弹簧刚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3.4.4 调压弹簧刚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3.4.5 优化数据批处理分析 | 第51-55页 |
第4章 换挡平顺性实验分析 | 第55-69页 |
4.1 实验概述 | 第55页 |
4.2 实验原理 | 第55-56页 |
4.3 实验内容 | 第56-59页 |
4.3.1 实验条件 | 第56页 |
4.3.2 实验工况 | 第56-59页 |
4.3.3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4.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59-64页 |
4.4.1 前进挡实验 | 第59-62页 |
4.4.2 后退档实验 | 第62-64页 |
4.5 实验结论与仿真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4.5.1 实验结论 | 第64页 |
4.5.2 仿真分析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64-65页 |
4.6 改进实验 | 第65-69页 |
4.6.1 改进实验 I | 第65-66页 |
4.6.2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66页 |
4.6.3 改进实验 II | 第66页 |
4.6.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66-69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