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2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11-13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一) 农户合作行为研究 | 第13-15页 |
(二) 村庄信任与农户融资信贷研究 | 第15-16页 |
(三) 以往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三、研究设计与资料来源 | 第17-19页 |
(一) 分析框架 | 第17-18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三) 资料来源 | 第19页 |
四、样本地区基本情况 | 第19-22页 |
(一) 县域概况 | 第19-20页 |
(二) 县域农户融资信贷合作的传统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政策定调:权威资本主导下地方国家与村庄的互动 | 第22-33页 |
一、外力启动:金融改革试验区与政策创新 | 第22-25页 |
(一) 国家权力行使者:县农金办 | 第22-23页 |
(二) 地方性政策的出台:普惠农户 | 第23-25页 |
二、任务下派:出资模式的角逐 | 第25-29页 |
(一) 空降的临时会议 | 第25-26页 |
(二) 镇政府的无奈 | 第26-27页 |
(三) 试点村的担忧 | 第27-29页 |
三、协商变通:最终的协议 | 第29-32页 |
(一) 新模式上马 | 第29-30页 |
(二) 镇政府“借款” | 第30-32页 |
四、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金入场:乡村社会资本主导下农户信贷利益共同体 | 第33-44页 |
一、信用建档:村庄信任传统再激活 | 第33-38页 |
(一) 背包下乡的主力军:农信社与信贷员 | 第33-34页 |
(二) 村庄基金代理人:担保审批小组 | 第34-37页 |
(三) 农户的规制:依信授贷 | 第37-38页 |
二、筑风险闸:正式契约化信任关系构建 | 第38-42页 |
(一) 信用动态监管 | 第38-40页 |
(二) 三户联保与利率杠杆 | 第40-41页 |
(三) 信贷与保险联姻 | 第41-42页 |
三、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基金效应:农民致富与改革新局 | 第44-50页 |
一、农民致富:产业兴农发展之路 | 第44-46页 |
(一) 规模连锁:小吃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 第44-45页 |
(二) 苗木合作社:林农互助合作的组织后盾 | 第45-46页 |
二、改革新局:国家农村金融改革的深化之路 | 第46-48页 |
(一) 拓资布点:农信社股份制改革 | 第46-47页 |
(二) 洼地效应:改革向纵深领域拓展 | 第47-48页 |
三、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附件一:官庄村担保基金同意担保意见书 | 第56-57页 |
附件二:贷款担保合作协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