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1 VFTO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2 自动建模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3 二次型时频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VFTO模型和仿真分析方法 | 第22-32页 |
2.1 概述 | 第22页 |
2.2 GIS变电站元件等效模型 | 第22-24页 |
2.3 500kV GIS中VFTO仿真计算 | 第24-28页 |
2.4 1000kV GIS中VFTO仿真计算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VFTO自动建模方法及软件开发 | 第32-46页 |
3.1 概述 | 第32-33页 |
3.2 VFTO自动建模的思路 | 第33页 |
3.3 VFTO自动建模的实现 | 第33-40页 |
3.3.1 GIS变电站拓扑信息的获取 | 第33-36页 |
3.3.2 模型参数和仿真参数的获取 | 第36-37页 |
3.3.3 仿真文件的生成和运行 | 第37-40页 |
3.3.4 仿真结果的处理 | 第40页 |
3.4 VFTO自动建模软件开发 | 第40-44页 |
3.4.1 GUI界面介绍 | 第40-41页 |
3.4.2 GUI界面操作流程 | 第41-44页 |
3.5 VFTO自动建模方法的验证 | 第44-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VFTO二次型时频分析方法 | 第46-63页 |
4.1 概述 | 第46页 |
4.2 二次型时频分析方法 | 第46-49页 |
4.2.1 线性时频表示和二次型时频分布 | 第46-47页 |
4.2.2 WVD变换 | 第47-48页 |
4.2.3 PWVD变换 | 第48-49页 |
4.2.4 SPWVD变换 | 第49页 |
4.3 NSTFT-WVD变换 | 第49-50页 |
4.4 NSTFT-WVD变换的性能分析 | 第50-58页 |
4.4.1 VFTO合成波形 | 第50-52页 |
4.4.2 VFTO合成波形的NSTFT-WVD变换 | 第52-55页 |
4.4.3 VFTO现场试验波形的NSTFT-WVD变换 | 第55-58页 |
4.5 基于NSTFT-WVD变换的VFTO频谱分析 | 第58-6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附录 | 第65-69页 |
附录1: 间隙击穿判别元件代码 | 第65-66页 |
附录2: 稳态~*.atp仿真文件 | 第66-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75-7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