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写符号及中英文对照表 | 第4-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3-24页 |
1.1 苔草属植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 第13-16页 |
1.2.1 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2 ISSR 分子标记技术 | 第14页 |
1.2.3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应用现状 | 第14-16页 |
1.3 植物抗旱性研究概述 | 第16-23页 |
1.3.1 植物抗旱性机理 | 第17页 |
1.3.2 干旱对植物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17-23页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2 山东苔草属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 ISSR 分析 | 第24-4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4-25页 |
2.1.2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25页 |
2.1.3 苔草属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检测 | 第25-26页 |
2.1.4 ISSR-PCR 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26-27页 |
2.1.5 扩增产物的电泳及检测 | 第27页 |
2.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7-2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7页 |
2.2.1 苔草属植物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检测 | 第28页 |
2.2.2 苔草属植物 ISSR-PCR 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 第28-33页 |
2.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3-34页 |
2.2.4 遗传相似性分析 | 第34-35页 |
2.2.5 苔草属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别 | 第35页 |
2.2.6 聚类分析 | 第35-36页 |
2.2.7 主坐标分析 | 第36-37页 |
2.3 讨论 | 第37-41页 |
2.3.1 关于苔草属 ISSR-PCR 反应体系 | 第37-38页 |
2.3.2 ISSR 分子标记用于苔草属种质资源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页 |
2.3.3 基于 ISSR 标记的苔草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8-39页 |
2.3.4 苔草属种质资源的鉴定 | 第39-40页 |
2.3.5 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 | 第40页 |
2.3.6 苔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 第40-41页 |
3 4 种苔草属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 第41-5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1页 |
3.1.2 试验处理 | 第41页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41-44页 |
3.1.4 数据处理和方法 | 第44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3.2.1 干旱胁迫下植物形态及质量评分 | 第44-45页 |
3.2.2 干旱胁迫下土壤相对含水量(SRWC)的变化 | 第45-46页 |
3.2.3 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C)的变化 | 第46-47页 |
3.2.4 干旱胁迫下叶绿素(Chl)含量的变化 | 第47-48页 |
3.2.5 干旱胁迫下脯氨酸(Pro)含量的变化 | 第48-49页 |
3.2.6 干旱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 | 第49-50页 |
3.2.7 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 | 第50-51页 |
3.2.8 干旱胁迫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 第51-52页 |
3.2.9 4 种苔草属植物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 第52-53页 |
3.3 讨论 | 第53-56页 |
3.3.1 干旱胁迫对苔草外部形态的影响 | 第53页 |
3.3.2 干旱胁迫对苔草叶片水分状况的影响 | 第53页 |
3.3.3 干旱胁迫对苔草叶片叶绿素的影响 | 第53-54页 |
3.3.4 干旱胁迫对苔草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54页 |
3.3.5 干旱胁迫对苔草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4-55页 |
3.3.6 干旱胁迫对苔草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56页 |
3.3.7 4 种苔草属植物抗旱性综合评价 | 第56页 |
4 结论 | 第56-58页 |
4.1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6-57页 |
4.2 抗旱性评价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