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大气论文--矿井瓦斯论文

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规律及其对渗流特性影响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4-23页
        1.2.1 煤层瓦斯的产生与赋存第14-17页
        1.2.2 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现象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第17-20页
        1.2.3 吸附膨胀/解吸收缩对于煤层瓦斯渗流特性的影响第20-23页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3-24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4-27页
第二章 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第27-43页
    2.1 引言第27-29页
    2.2 应用在其他领域的吸附解吸迟滞定量评价方法第29-31页
    2.3 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第31-33页
        2.3.1 最佳表征模型的选择第31-32页
        2.3.2 定量评价吸附解吸迟滞程度的改进模型第32-33页
    2.4 历史实验结果迟滞程度的定量评价第33-42页
        2.4.1 历史实验数据的还原第33-35页
        2.4.2 基于历史实验数据的吸附解吸迟滞程度定量评价第35-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影响因素研究第43-77页
    3.1 引言第43-45页
    3.2 基于历史数据的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影响因素分析第45-53页
        3.2.0 实验方法对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的影响第45-48页
        3.2.1 水分对于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的影响第48-49页
        3.2.2 气体种类对于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的影响第49-50页
        3.2.3 最高吸附压力对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的影响第50-51页
        3.2.4 煤体特性对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的影响第51-53页
    3.3 甲烷与二氧化碳吸附解吸迟滞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第53-76页
        3.3.1 实验系统第53-56页
        3.3.2 实验流程、计算方法与误差分析第56-58页
        3.3.3 吸附解吸平衡时间测定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3.3.4 等温吸附与等温解吸线测定结果与分析第62-75页
        3.3.5 主要实验结论第75-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四章 煤层瓦斯吸附解吸迟滞机理研究第77-101页
    4.1 孔口变形假说第77-84页
        4.1.1 假说的提出第77-81页
        4.1.2 孔口变形假说与相关实验结果的关系第81-84页
    4.2 基于低温液氮实验的煤体超微孔分布规律研究第84-93页
        4.2.1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84-86页
        4.2.2 低温液氮等温吸附线不同压力阶段的吸附机理第86-89页
        4.2.3 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布的改进算法第89-92页
        4.2.4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92-93页
    4.3 瓦斯吸附前后煤体分子结构变化的傅里叶红外研究第93-99页
        4.3.1 实验方法第93-95页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95-99页
    4.4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五章 考虑吸附解吸迟滞效应的等温解吸模型与改进渗透率理论模型第101-115页
    5.1 考虑吸附解吸迟滞效应的等温解吸模型第101-107页
        5.1.1 等温吸附模型的误差分析第101-104页
        5.1.2 等温解吸模型的建立与适用性分析第104-107页
    5.2 考虑吸附解吸迟滞效应的渗透率模型第107-113页
        5.2.1 基于等温解吸模型的绝对渗透率模型第107-110页
        5.2.2 基于等温解吸模型的相对渗透率模型第110-113页
    5.3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六章 吸附解吸迟滞对煤体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第115-129页
    6.1 引言第115页
    6.2 实验系统与实验流程第115-119页
    6.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19-128页
    6.4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29-133页
    7.1 研究结论第129-131页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第131-132页
    7.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工作第132-133页
参考文献第133-145页
致谢第145-147页
作者简介第147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火氧化燃烧反应—流场—温度场耦合TGA实验与数值模拟
下一篇:华北型煤田矿井突水机理及预警技术--以赵庄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