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画创作的壁垒性及形式转换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一、版画创作壁垒性的涵义和影响因素 | 第9-16页 |
| (一)版画创作壁垒性的内涵 | 第9-12页 |
| 1.版画概念本身的壁垒性 | 第9-10页 |
| 2.版画构成观念上的壁垒性 | 第10-12页 |
| (二)版画创作壁垒性的影响因素 | 第12-16页 |
| 1.传统民族思维模式下的影响 | 第12-13页 |
| 2.版种特性与版材属性的影响 | 第13页 |
| 3.版画材料与硬件设备的影响 | 第13-16页 |
| 二、壁垒性引发的版画创作问题分析 | 第16-20页 |
| (一)过分追求本体意义上的语言 | 第16-17页 |
| (二)蒙蔽的审美范式 | 第17页 |
| (三)情感融入的缺失 | 第17-20页 |
| 三、版画创作形式转换的对策 | 第20-34页 |
| (一)关注文化精神下的现实生活反应 | 第20-24页 |
| 1.回归自然本真,情感融入现实生活 | 第20-22页 |
| 2.回归人文关怀,情感融入现实生活 | 第22-24页 |
| (二)当代版画语境下语言形式的深度延展 | 第24-32页 |
| 1.间接性与复数性的再认知 | 第24-26页 |
| 2.构建个性图示的语言符号 | 第26-30页 |
| 3.多种艺术形式结合的可能性 | 第30-32页 |
| (三)版画家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 | 第32-34页 |
| 1.版画家与艺术家的身份转换 | 第32页 |
| 2.版画作为艺术家的版画 | 第32-34页 |
| 四、版画形式转换对版画发展的现实意义 | 第34-36页 |
| (一)传达独特的美感,融入当代社会 | 第34页 |
| (二)对艺术家的完善作用 | 第34-35页 |
| (三)版画形式转换的发展前景 | 第35-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