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金融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三) 小结 | 第14页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我国消费金融发展概况 | 第17-30页 |
一、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动因 | 第17-19页 |
(一) 消费理念转变,激发消费金融需求 | 第17页 |
(二) 国家政策利好,加速消费金融布局 | 第17-18页 |
(三) 金融科技应用,助力消费金融升级 | 第18-19页 |
二、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 第19-20页 |
(一) 萌芽阶段 | 第19页 |
(二) 起步阶段 | 第19-20页 |
(三) 快速发展阶段 | 第20页 |
三、我国消费金融发展特点 | 第20-24页 |
(一)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第20-22页 |
(二) 机构类型日益丰富 | 第22-23页 |
(三) 线上线下共同发展 | 第23-24页 |
四、我国消费金融需求情况分析 | 第24-30页 |
(一) 我国消费金融需求概况 | 第24页 |
(二) 关于消费金融需求的调查结果 | 第24-29页 |
(三)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我国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 第30-40页 |
一、业务种类丰富多样 | 第30-34页 |
(一) 信用卡业务 | 第30-31页 |
(二) 消费贷款业务 | 第31页 |
(三) 消费分期业务 | 第31-32页 |
(四) 现金贷业务 | 第32-33页 |
(五) 信用卡余额代偿业务 | 第33-34页 |
二、业务竞争手段各异 | 第34-38页 |
(一) 获客方式 | 第35-36页 |
(二) 服务形式 | 第36-37页 |
(三) 风控模式 | 第37-38页 |
三、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发展迅猛 | 第38-40页 |
(一) 消费场景化趋势明显 | 第38-39页 |
(二) 金融科技助力业务创新 | 第39页 |
(三) 互联网消费金融使普惠金融成为可能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我国消费金融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 | 第40-50页 |
一、对客户需求把握不足,业务模式有待转变 | 第40-41页 |
(一) 对客户需求把握不足 | 第40-41页 |
(二) 业务模式有待转变 | 第41页 |
二、机构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 第41-43页 |
三、市场结构不合理,地域分布不均衡 | 第43-45页 |
(一) 市场结构不合理 | 第43-44页 |
(二) 地域分布不均衡 | 第44-45页 |
四、业务经营风险问题突出 | 第45-47页 |
(一) 信用风险 | 第45-46页 |
(二) 市场风险 | 第46页 |
(三) 操作风险 | 第46页 |
(四) 合规风险 | 第46-47页 |
五、业务发展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 第47-50页 |
(一) 消费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 第47页 |
(二) 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 | 第47-49页 |
(三) 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不完善 | 第49-50页 |
第五章 促进我国消费金融业务发展的对策 | 第50-55页 |
一、转变业务经营理念,把握客户需求 | 第50-51页 |
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增强创新能力 | 第51-52页 |
三、深耕消费场景,拓展业务领域 | 第52页 |
四、提升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 | 第52-53页 |
五、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 第53-55页 |
(一) 加大消费金融的监管力度 | 第53-54页 |
(二) 完善社会征信体系 | 第54页 |
(三) 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