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女同性恋社交媒体的使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女同社交媒体使用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 第15-23页 |
一、情感类的女同博客 | 第15-17页 |
二、公益性的女同网站 | 第17-18页 |
三、生活类的QQ社群 | 第18-20页 |
四、交友性的女同论坛 | 第20-21页 |
五、多样性的女同APP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女同社交媒体的使用动机与需求 | 第23-29页 |
一、打破隐匿状态的使用者 | 第23-25页 |
二、信息获取与认知需求 | 第25-26页 |
三、社交满足与情感需求 | 第26-27页 |
四、身份认知与认同需求 | 第27-28页 |
五、互动交友与解压需求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女同社交媒体的具体使用行为分析 | 第29-36页 |
一、隐匿阶段:观察和概化他人 | 第29-31页 |
二、暴露阶段:认同并公开身份 | 第31-33页 |
三、互动阶段:参与并融入群体 | 第33-34页 |
四、表演阶段:引导圈内舆论走向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女同社交媒体使用的现存隐患与对策 | 第36-41页 |
一、增加专业内容增强用户使用粘度 | 第36-37页 |
二、增加年龄把关分级避免低龄化问题 | 第37-38页 |
三、出台管理条文规避不良直播内容 | 第38页 |
四、完善举报机制打击不实言论和行为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1 | 第46-50页 |
附录2 | 第50-52页 |
后记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个人简历 | 第54-55页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