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表面活性剂论文--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论文

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表面活性剂概述第10-12页
    1.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第12-20页
        1.2.1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第12-13页
        1.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第13-16页
            1.2.2.1 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第13-15页
            1.2.2.2 季铵化反应第15-16页
        1.2.3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第16-17页
        1.2.4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第17-19页
        1.2.5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0-22页
        1.3.1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3.2 课题的研究主要内容第21-22页
第二章 月桂酸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研究第22-38页
    2.1 实验药品第22页
    2.2 实验仪器第22-23页
    2.3 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第23-30页
        2.3.1 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原理第23页
        2.3.2 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第23-24页
        2.3.3 分析方法第24页
            2.3.3.1 酸值的测定第24页
            2.3.3.2 pH的测定第24页
            2.3.3.3 红外光谱的分析(IR)第24页
            2.3.3.4 收率的计算第24页
        2.3.4 结果与讨论第24-30页
            2.3.4.1 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红外光谱(IR)分析第24-25页
            2.3.4.2 酸胺摩尔比对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影响第25-26页
            2.3.4.3 真空度对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影响第26-27页
            2.3.4.4 反应最高温度对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影响第27-28页
            2.3.4.5 反应时间对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影响第28-30页
    2.4 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第30-35页
        2.4.1 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原理第30页
        2.4.2 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方法第30页
        2.4.3 结果与讨论第30-35页
            2.4.3.1 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红外光谱(IR)分析第30-31页
            2.4.3.2 酸胺摩尔比对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影响第31-32页
            2.4.3.3 真空度对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影响第32-33页
            2.4.3.4 反应最高温度对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影响第33-34页
            2.4.3.5 反应时间对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中间体合成的影响第34-35页
    2.5 本章小结第35-38页
第三章 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季铵化反应与性能研究第38-56页
    3.1 实验药品第38页
    3.2 实验仪器第38-39页
    3.3 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季铵化反应第39-46页
        3.3.1 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季铵化反应的原理第39页
        3.3.2 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季铵化反应的方法第39-40页
        3.3.3 分析方法第40-41页
            3.3.3.1 pH值的测定第40页
            3.3.3.2 固含量的测定第40页
            3.3.3.3 氯化钠含量的测定第40页
            3.3.3.4 挥发量的测定第40-41页
            3.3.3.5 表面张力的测定第41页
            3.3.3.6 接触角的测定第41页
            3.3.3.7 比电阻的测定第41页
            3.3.3.8 紫外光谱(UV)的分析第41页
        3.3.4 结果与讨论第41-46页
            3.3.4.1 物料配比对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41-42页
            3.3.4.2 反应温度对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42-43页
            3.3.4.3 反应时间对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43页
            3.3.4.4 酸度(pH)对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43-44页
            3.3.4.5 加料方式对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44页
            3.3.4.6 固含量对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第44-45页
            3.3.4.7 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紫外光谱(UV)分析第45-46页
    3.4 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季铵化反应第46-48页
        3.4.1 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季铵化反应的原理第46页
        3.4.2 酰胺基月桂基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季铵化反应的方法第46页
        3.4.3 结果与讨论第46-48页
            3.4.3.1 物料配比对产物的影响第46-47页
            3.4.3.2 反应温度对产物的影响第47页
            3.4.3.3 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影响第47页
            3.4.3.4 酸度(pH)对产物的影响第47-48页
    3.5 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析第48-49页
    3.6 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性能研究第49-53页
        3.6.1 表面张力的研究第49页
        3.6.2 润湿性的研究第49-50页
        3.6.3 耐热性的研究第50页
        3.6.4 抗静电性的研究第50-53页
            3.6.4.1 季铵化反应条件对产物抗静电性的影响第51-53页
            3.6.4.2 环境温湿度对产物抗静电性的影响第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四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化学链重整制氢中Ni基载氧体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利川车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