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2 论文来源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线路图 | 第13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 第15-25页 |
2.1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威胁 | 第15-17页 |
2.2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现状分析 | 第17页 |
2.3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差距分析 | 第17-20页 |
2.4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方案建设目标 | 第20页 |
2.5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方案设计原则 | 第20-23页 |
2.6 方案重点参考政策和标准 | 第23-25页 |
第3章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方案的关键技术及其规划 | 第25-44页 |
3.1 防火墙技术 | 第25-30页 |
3.1.1 防火墙概述 | 第25-26页 |
3.1.2 防火墙技术的发展 | 第26-29页 |
3.1.3 防火墙技术规划 | 第29-30页 |
3.2 入侵检测系统 | 第30-37页 |
3.2.1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 第30-31页 |
3.2.2 入侵检测的分类 | 第31-33页 |
3.2.3 入侵检测技术和发展 | 第33-35页 |
3.2.4 入侵防御技术 | 第35-36页 |
3.2.5 入侵检测技术规划 | 第36-37页 |
3.3 防病毒技术 | 第37-38页 |
3.3.1 防病毒技术概述 | 第37页 |
3.3.2 新型病毒防护技术 | 第37页 |
3.3.3 防病毒技术的规划 | 第37-38页 |
3.4 流控技术 | 第38-39页 |
3.4.1 流控技术概述 | 第38-39页 |
3.4.2 流控技术规划 | 第39页 |
3.5 云安全技术 | 第39-41页 |
3.6 其他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 第41-44页 |
3.6.1 VPN技术 | 第41-42页 |
3.6.2 VLAN技术 | 第42-43页 |
3.6.3 网络安全扫描技术 | 第43-44页 |
第4章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方案设计 | 第44-72页 |
4.1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防护方案设计概述 | 第44-46页 |
4.2 高校校园网络基础结构安全设计 | 第46-49页 |
4.2.1 高校校园网络基础结构安全设计思路 | 第46页 |
4.2.2 高校校园网络基础结构安全设计规划 | 第46-49页 |
4.2.3 高校校园网络基础结构安全设计部署 | 第49页 |
4.3 高校校园网络边界安全设计 | 第49-59页 |
4.3.1 网络出口安全设计 | 第50-53页 |
4.3.2 云数据中心等级保护设计 | 第53-57页 |
4.3.3 网络管理区安全设计 | 第57-59页 |
4.4 内网安全设计 | 第59-62页 |
4.4.1 内网安全设计思路 | 第59-60页 |
4.4.2 内网安全设计规划 | 第60-61页 |
4.4.3 内网安全设计部署 | 第61-62页 |
4.5 远程接入安全设计 | 第62-63页 |
4.5.1 远程接入安全设计思路 | 第62页 |
4.5.2 远程接入安全设计规划 | 第62-63页 |
4.5.3 远程接入安全设计部署 | 第63页 |
4.6 校园无线网络安全设计 | 第63-66页 |
4.6.1 校园无线网络安全设计思路 | 第63-64页 |
4.6.2 校园无线网络安全设计规划 | 第64-65页 |
4.6.3 校园无线网络安全设计部署 | 第65-66页 |
4.7 安全方案部分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66-68页 |
4.7.1 CSS集群实验 | 第66-67页 |
4.7.2 云服务器抗SQL攻击仿真 | 第67-68页 |
4.8 实施建议 | 第68-70页 |
4.9 高校校园网络安全管理 | 第70-72页 |
4.9.1 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 第70页 |
4.9.2 人员安全管理规范 | 第70-72页 |
第5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72-73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