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妇女运动及组织论文--妇女工作论文

女性贫困及其消除路径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13-14页
        1.3.1 研究目标第13页
        1.3.2 研究内容第13页
        1.3.3 研究框架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第14-16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29页
    2.1 贫困与女性贫困的概念第16-17页
    2.2 女性贫困的状况第17-21页
        2.2.1 物质不平等——经济收入贫困第17-19页
        2.2.2 非物质不平等——其他方面的贫困第19-21页
    2.3 导致女性贫困的原因第21-24页
        2.3.1 经济视角——收入贫困论第21-22页
        2.3.2 文化视角——传统文化对女性角色的影响第22-23页
        2.3.3 制度视角——制度设计不当第23-24页
        2.3.4 社会性别视角——两性不平等第24页
    2.4 社会福利理论第24-27页
    2.5 文献评述与启示第27-29页
3 人权视角下的女性贫困第29-35页
    3.1 女性权利之经济贫困第29-30页
    3.2 女性权利之政治贫困第30-31页
    3.3 女性权利之健康贫困第31-32页
    3.4 女性权利之教育贫困第32页
    3.5 女性权利之社会保障贫困第32-33页
    3.6 女性权利之人身安全贫困第33页
    3.7 女性权利之环境贫困第33-34页
    3.8 小结第34-35页
4 我国消除女性贫困的历史与现状第35-58页
    4.1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第35-36页
        4.1.1 消除女性贫困政策法规第35-36页
        4.1.2 政策实施措施及成果第36页
    4.2 改革开放时期(1978-2000年)第36-44页
        4.2.1 消除女性贫困政策法规第36-37页
        4.2.2 政策实施措施及成果第37-44页
    4.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2000年至今)第44-56页
        4.3.1 消除女性贫困政策法规第44-45页
        4.3.2 政策实施措施及成果第45-56页
    4.4 小结第56-58页
5 我国消除女性贫困的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58-69页
    5.1 经济贫困之女性经济独立的问题第58-60页
    5.2 政治贫困之“消极参政”的问题第60-61页
    5.3 教育贫困之性别平等问题第61-63页
    5.4 社会保障贫困之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第63-65页
    5.5 法律贫困之权利无保障的问题第65-67页
    5.6 环境贫困之生活环境的问题第67-68页
    5.7 小结第68-69页
6 台湾地区及国外消除女性贫困的福利实践第69-85页
    6.1 台湾地区消除女性贫困的案例分析第69-78页
        6.1.1 研究案例的选取第69页
        6.1.2 台湾概况第69-70页
        6.1.3 台湾地区消除女性贫困的政策法规第70页
        6.1.4 台湾地区消除女性贫困的成果第70-71页
        6.1.5 研究案例的分析第71-78页
    6.2 国外消除女性贫困的福利实践历程第78-83页
        6.2.1 澳洲消除女性贫困的福利实践第79-80页
        6.2.2 新加坡消除女性贫困的福利实践第80页
        6.2.3 韩国消除女性贫困的福利实践第80-82页
        6.2.4 加拿大消除女性贫困的福利实践第82-83页
    6.3 小结第83-85页
7 推进我国女性贫困消除的对策建议第85-97页
    7.1 完善政策过程第85-87页
    7.2 完善法律体系第87-89页
    7.3 社会性别主流化第89-91页
    7.4 公共服务均等化第91-93页
    7.5 加强社会预警管理第93-95页
    7.6 传播平等思想第95-97页
8 结论与不足第97-98页
    8.1 本文结论第97页
    8.2 研究不足第97-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徐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优化研究
下一篇:建国初期上海市民主妇联参与社会治理的研究(1949-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