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实证研究--议程设置理论的视角

论文创新点第5-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绪论第15-31页
    一、研究背景第15-19页
    二、研究意义第19-20页
    三、研究综述第20-31页
第一章 理论与方法第31-50页
    第一节 议程设置理论第31-38页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第38-47页
        一、研究设计第38-44页
        二、研究方法第44-47页
    第三节 问题与框架第47-50页
        一、主要问题第47-48页
        二、基本框架第48-50页
第二章 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现状第50-80页
    第一节 媒介艾滋病报道数据第50-63页
        一、总体数据第51-54页
        二、各类目数据第54-63页
    第二节 媒介艾滋病报道的数据分析第63-74页
    第三节 媒介报道与真实世界第74-77页
        一、艾滋病议题的真实世界指标第74-76页
        二、媒介报道与真实世界的关系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80页
第三章 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方式第80-97页
    第一节 呈现形式第81-86页
        一、报道主题的选择第81-82页
        二、报道体裁的应用第82-83页
        三、消息来源的取舍第83-84页
        四、报道版面的分布第84-86页
    第二节 文本话语第86-95页
        一、特定主题的报道语气第87-89页
        二、涉及感染者/患者的报道语气第89-91页
        三、报道中的问题话语第91-95页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四章 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效果第97-144页
    第一节 公众议程上的艾滋病议题第98-120页
        一、公众议程的研究对象第98-112页
        二、公众议程的总体情况第112-116页
        三、宣传期前后公众议程比较第116-120页
    第二节 政策议程上的艾滋病议题第120-132页
        一、政策议程的研究对象第121-129页
        二、政策议程的总体情况第129-132页
    第三节 艾滋病议题的媒介议程、公众议程、政策议程的关系第132-141页
        一、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历程第132-135页
        二、艾滋病议题的媒介议程、公众议程与政策议程第135-139页
        三、中美艾滋病议题的议程设置过程研究比较第139-141页
    本章小结第141-144页
第五章 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影响因素第144-165页
    第一节 影响媒介议题建构的社会因素第145-150页
        一、政策因素第146-147页
        二、经济因素第147-148页
        三、文化因素第148-150页
    第二节 影响媒介议题建构的组织生产因素第150-162页
        一、媒介组织对新闻生产的影响第150-151页
        二、媒介组织间的相互影响第151-156页
        三、新闻生产流程的影响第156-159页
        四、记者个体的新闻素养第159-162页
    本章小结第162-165页
第六章 讨论与建议第165-179页
    第一节 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中的问题第166-173页
        一、呈现形式中表现出的问题第167-168页
        二、媒介议程的作用表现消极第168-170页
        三、加剧了艾滋病的污名化第170-172页
        四、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产生的不利影响第172-173页
    第二节 媒介艾滋病议题建构的建议第173-179页
        一、加强记者个人的专业素养,改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第174-176页
        二、针对公众需求设置艾滋病报道议程第176-178页
        三、强化媒介议程在议程设置过程中的作用第178-179页
结语第179-182页
附录一:媒体艾滋病报道内容分析编码表第182-185页
附录二:公众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问卷第185-187页
参考文献第187-197页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197-198页
后记第198-199页
附件第199-200页

论文共2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RS/GIS的泾惠渠灌区人类活动强度定量模型建立的研究
下一篇:17-19世纪朝鲜对清贸易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