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4页 |
1. 血液肿瘤概述 | 第11-14页 |
1.1. 血液肿瘤的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血液肿瘤诊断的常规方法 | 第12-14页 |
1.2.1. 形态学诊断 | 第12-13页 |
1.2.2. 染色体组分型 | 第13页 |
1.2.3. 特异性抗体诊断 | 第13-14页 |
1.2.4. 核酸适体探针诊断 | 第14页 |
2. 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及其研究进展 | 第14-27页 |
2.1. 核酸适体的特点 | 第14-16页 |
2.2. 核酸适体在肿瘤诊断与检测中的应用 | 第16-18页 |
2.2.1. 体内肿瘤分子的成像 | 第17页 |
2.2.2. 分子信标与肿瘤的诊断 | 第17页 |
2.2.3. 肿瘤细胞的富集和检测 | 第17-18页 |
2.2.4. 构建核酸适体传感器 | 第18页 |
2.3. 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分类 | 第18-23页 |
2.3.1. 电化学型核酸适体传感器 | 第20页 |
2.3.2. 压电晶体型核酸适体传感器 | 第20页 |
2.3.3. 离子选择晶体场效应型核酸适体传感器 | 第20-21页 |
2.3.4. 核磁共振弛豫开关型核酸适体传感器 | 第21页 |
2.3.5. 比色法型核酸适体传感器 | 第21-22页 |
2.3.6. 荧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 | 第22-23页 |
2.4. 基于纳米材料的FRET荧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 | 第23-27页 |
2.4.1. 量子点在FRET荧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5页 |
2.4.2. 金纳米粒子在FRET荧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2.4.3. 碳纳米管在FRET荧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6页 |
2.4.4. 石墨烯在FRET荧光型核酸适体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2.5. 纳米技术在核酸适体传感器中的发展前景 | 第27页 |
3. 微流控芯片生物传感平台 | 第27-32页 |
3.1. 微流控芯片制作技术 | 第28-29页 |
3.1.1. 微流控芯片材料 | 第28-29页 |
3.1.2. 微流控芯片制作技术 | 第29页 |
3.2. 微流控芯片的优点 | 第29页 |
3.3.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9-31页 |
3.3.1.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蛋白质分析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3.3.2.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肿瘤细胞富集和检测中的应用 | 第30页 |
3.3.3.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单细胞分析中的应用 | 第30页 |
3.3.4. 微流控芯片上的FRET技术在生物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 第30-31页 |
3.4. 微流控生物传感平台的发展前景 | 第31-32页 |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32-34页 |
5. 参考文献 | 第34-44页 |
第二章 一种新型的氧化石墨烯纳米探针技术应用于快速、灵敏、混合核酸分子的荧光检测 | 第44-60页 |
1. 引言 | 第44-45页 |
2. 实验部分 | 第45-49页 |
2.1. 材料 | 第45-46页 |
2.2. 仪器 | 第46-47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2.3.1.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47页 |
2.3.2. 氧化石墨烯的生物相容性试验 | 第47-48页 |
2.3.3. 氧化石墨烯与荧光标记的核酸适体之间的FRET | 第48页 |
2.3.4. “postmixing”策略进行目标DNA2荧光检测 | 第48-49页 |
2.3.5. 混合溶液中两种目标DNA的同时荧光检测 | 第4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7页 |
3.1.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和表征 | 第49-51页 |
3.2. 氧化石墨烯的生物相容性分析 | 第51页 |
3.3. 氧化石墨烯的与荧光标记的核酸适体之间的FRET分析 | 第51-52页 |
3.4. “postmixing”策略进行目标DNA2的荧光分析 | 第52-54页 |
3.5. 氧化石墨烯与不同荧光标记的两种核酸适体之间的FRET分析 | 第54-55页 |
3.6. “postmixing”策略进行多目标DNA的同时荧光分析 | 第55-57页 |
4. 结论 | 第57页 |
5.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第三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的微流控荧光传感平台用于对肿瘤细胞的可视化、高通量检测 | 第60-76页 |
1. 引言 | 第60-62页 |
2. 实验部分 | 第62-65页 |
2.1. 材料 | 第62-63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63页 |
2.3. 仪器 | 第63-64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2.4.1. 集成化、微型化的PDMS多通道芯片的制备 | 第64页 |
2.4.2.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与表征 | 第64页 |
2.4.3. 荧光增强型传感器检测目标肿瘤细胞CCRF-CEM | 第64页 |
2.4.4. 荧光增强型传感器的特异性考察 | 第64-65页 |
2.4.5. PDMS芯片平台检测目标肿瘤细胞CCRF-CEM | 第65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2页 |
3.1. 氧化石墨烯的与荧光标记的核酸适体之间的FRET分析 | 第65-67页 |
3.2. 目标细胞CCRF-CEM诱导的GO/FAM-Sgc8c荧光恢复 | 第67-69页 |
3.3. 荧光检测目标肿瘤细胞CCRF-CEM | 第69-70页 |
3.4. 荧光增强型传感器的特异性分析 | 第70-71页 |
3.5. PDMS芯片平台高通量检测目标肿瘤细胞CCRF-CEM | 第71-72页 |
4. 结论 | 第72-73页 |
5.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在硕士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