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参数测定的仪器及技术论文

基于输出响应的车辆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动力修改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10页
    1.2 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本课题的目的和主要工作第11-13页
第二章 模态分析理论及车架结构的试验模态分析第13-34页
    2.1 概述第13-14页
    2.2 结构模态分析基本理论第14-18页
        2.2.1 多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微分方程第14页
        2.2.2 模态频率第14-15页
        2.2.3 模态振型第15-18页
        2.2.4 有阻尼多自由度系统第18页
    2.3 试验模态方法分析车架模态第18-33页
        2.3.1 测试与分析系统组成第19页
        2.3.2 激励系统第19-21页
        2.3.3 传感器第21-22页
        2.3.4 数据采集系统第22-23页
        2.3.5 模态分析软件第23页
        2.3.6 车架的悬挂方式第23-24页
        2.3.7 车架悬挂点的确定第24页
        2.3.8 车架激励点的确定第24-25页
        2.3.9 车架响应点的确定第25页
        2.3.10 试验过程第25-30页
        2.3.11 分析过程和结果第30-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基于输出响应的模态分析方法对车架的模态分析第34-57页
    3.1 基本原理第34-35页
    3.2 方法分类和常用方法特点介绍第35-36页
        3.2.1 随机减量法第35-36页
        3.2.2 PoIyMAX 法第36页
    3.3 随机子空间识别算法的基本理论第36-43页
        3.3.1 动力学时间状态空间模型第36-38页
        3.3.2 协方差驱动随机子空间法第38-43页
    3.4 模态分析方法原理的对比第43-45页
        3.4.1 辨识原理第43页
        3.4.2 测试系统及测试过程第43-44页
        3.4.3 测试得到的信号及处理方法第44-45页
    3.5 基于输出响应的模态分析方法对车架的模态分析第45-56页
        3.5.1 模态分析软件 MODENT 介绍第45-46页
        3.5.2 稳定图法第46-48页
        3.5.3 响应信号的前处理第48-49页
        3.5.4 OMA 辨识过程第49-51页
        3.5.5 辨识结果对比第51-55页
        3.5.6 结果分析与结论第55页
        3.5.7 OMA 方法辨识流程第55-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车架动力修改第57-70页
    4.1 概述第57-58页
    4.2 灵敏度分析第58-62页
        4.2.1 特征值灵敏度第60页
        4.2.2 特征值对质量、刚度和阻尼的灵敏度第60-62页
    4.3 结构动力修改正问题第62-64页
    4.4 车架动力修改第64-69页
        4.4.1 车架固有频率对质量的灵敏度分析第64-66页
        4.4.2 对车架质量的动力修改第66-69页
    4.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1 全文总结第70-71页
    2 研究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安全气囊柔性生产线条码追溯系统研究
下一篇:千枚岩填料级配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