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7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6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6-17页 |
对象和方法 | 第17-2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1.1 研究总体 | 第17页 |
1.2 样本与分组方法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2.1 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组 | 第17-18页 |
2.2 对照组 | 第18页 |
2.3 评估 | 第18-20页 |
2.4 研究路线图 | 第20-21页 |
2.5 统计分析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31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2页 |
2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SAD评分的比较 | 第22-24页 |
2.1 两组对象间干预前SAD评分比较 | 第22-23页 |
2.2 对照组干预前后SAD评分比较 | 第23页 |
2.3 NCT组干预前后SAD评分比较 | 第23页 |
2.4 两组对象间干预后SAD评分比较 | 第23-24页 |
3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惧怕否认评价量表(FNE)评分比较 | 第24页 |
4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德克萨斯社交行为问卷(TSBI)评分比较 | 第24-25页 |
5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焦点注意量表(FAQ)评分比较 | 第25-26页 |
5.1 两组对象间干预前焦点注意量表(FAQ)评分比较 | 第25页 |
5.2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焦点注意量表(FAQ)评分比较 | 第25页 |
5.3 两组对象干预后焦点注意量表(FAQ)评分比较 | 第25-26页 |
6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自我监控量表(SMS)评分比较 | 第26页 |
7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自尊量表(SES)评分比较 | 第26-27页 |
8 两组对象干预前后非理性信念量表(IBS)评分比较 | 第27-29页 |
8.1 两组对象间干预前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得分比较 | 第27页 |
8.2 对照组干预前后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得分比较 | 第27-28页 |
8.3 NCT组干预前后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得分比较 | 第28页 |
8.4 两组对象间干预后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得分比较 | 第28-29页 |
9 研究组干预前后SAD评分与其他各量表评分的相关分析 | 第29-31页 |
9.1 NCT组干预前SAD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其他各量表得分的相关分析 | 第29-30页 |
9.2 NCT组干预前后SAD得分差值与其他量表得分差值的相关分析 | 第30-31页 |
讨论 | 第31-39页 |
1 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显著改善医学生的社交焦虑 | 第31页 |
2 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显著改善社交焦虑医学生的惧怕否认评价 | 第31-33页 |
3 内观认知疗法能够提高社交焦虑医学生的自尊水平 | 第33-34页 |
4 内观认知疗法能够降低社交焦虑医学生对自我焦点注意的程度 | 第34-35页 |
5 内观认知疗法可显著改善社交焦虑医学生的非理性信念 | 第35-36页 |
6 内观认知疗法对社交焦虑医学生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36-38页 |
7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55页 |
综述 | 第55-72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