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19页 |
1.1 英语写作教学在中国目前的现状 | 第15-16页 |
1.1.1 重视写作结果,忽视写作过程 | 第15-16页 |
1.1.2 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 第16页 |
1.2 合作学习的意义 | 第16-18页 |
1.2.1 合作学习开拓了我国现代教学的新领域 | 第16页 |
1.2.2 合作学习丰富了我国教育生态理论和教学互动理论 | 第16-17页 |
1.2.3 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的情意功能 | 第17页 |
1.2.4 合作学习探索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 第17页 |
1.2.5 合作学习建立了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 | 第17-18页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0页 |
2.1 写作教学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2.1.1 过程教学法 | 第19-20页 |
2.1.2 合作学习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1.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22-23页 |
2.1.2.2 认知发展理论 | 第23-24页 |
2.1.2.3 动机理论 | 第24-25页 |
2.2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 第25-27页 |
2.2.1 混合编组 | 第25-26页 |
2.2.2 正相互依赖 | 第26页 |
2.2.3 个人责任 | 第26页 |
2.2.4 交互作用 | 第26页 |
2.2.5 小组评价 | 第26-27页 |
2.3 合作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7-30页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7页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7-28页 |
2.3.3 存在问题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30-40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3.2 研究过程 | 第30-33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3.4 研究结果 | 第34-40页 |
3.4.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3.4.2 前测与后测结果分析 | 第36-40页 |
第四章 研究讨论 | 第40-48页 |
4.1 合作式写作的好处 | 第40-43页 |
4.1.1 合作式写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 第40-41页 |
4.1.2 合作式写作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 第41页 |
4.1.3 合作式写作提高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 第41-42页 |
4.1.4 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和自信心 | 第42页 |
4.1.5 合作式写作能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成绩 | 第42页 |
4.1.6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的情感因素 | 第42-43页 |
4.2 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4.2.1 合作学习只重形式而轻视方法 | 第43-44页 |
4.2.2 错误地理解合作学习方式 | 第44页 |
4.2.3 合作学习方式不懂得变革 | 第44-45页 |
4.3 解决问题的办法 | 第45-48页 |
4.3.1 营造合作学习的环境 | 第45页 |
4.3.2 合理分组 | 第45页 |
4.3.3 有目的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 | 第45-46页 |
4.3.4 提供有讨论价值的内容和问题 | 第46页 |
4.3.5 教师应主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 第46-47页 |
4.3.6 合理评价 | 第47-48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48-50页 |
5.1 本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第48-49页 |
5.2 合作学习所面临的挑战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一 | 第53-55页 |
附录二 | 第55-57页 |
附录三 | 第57-59页 |
附录四 | 第59-60页 |
附录五 | 第60-62页 |
附录六 | 第62-63页 |
附录七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