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7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第18-2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综述 | 第21-45页 |
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第21-31页 |
2.1.1 企业战略 | 第21-22页 |
2.1.2 企业战略管理 | 第22-24页 |
2.1.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 第24-25页 |
2.1.4 企业战略的产业环境分析 | 第25-31页 |
2.2 产业战略研究 | 第31-36页 |
2.2.1 产业变革驱动力量 | 第31-32页 |
2.2.2 产业变革的轨迹 | 第32-34页 |
2.2.3 产业规划理论 | 第34-36页 |
2.3 产业竞争力研究 | 第36-41页 |
2.3.1 钻石模型理论 | 第36-39页 |
2.3.2 SCP 分析架构 | 第39-41页 |
2.4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成果 | 第41-43页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41-42页 |
2.4.2 国内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第45-57页 |
3.1 研究设计的理论依据探讨 | 第45-51页 |
3.1.1 波特的竞争理论和 SCP 分析框架 | 第45-46页 |
3.1.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第46页 |
3.1.3 波特的产业竞争理论 | 第46-50页 |
3.1.4 经济全球化问题 | 第50-51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51-55页 |
3.2.1 提出研究问题 | 第51页 |
3.2.2 设立研究假设 | 第51-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调查问卷设计与数据统计分析 | 第57-87页 |
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57-59页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原则 | 第57-58页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方法 | 第58页 |
4.1.3 调查问卷的设计过程 | 第58-59页 |
4.2 调查样本的选择 | 第59-60页 |
4.2.1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59-60页 |
4.2.2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 第60页 |
4.3 数据统计与信度分析 | 第60-68页 |
4.3.1 总体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和分析 | 第60-67页 |
4.3.2 可靠性统计分析 | 第67-68页 |
4.4 数据分析及结果 | 第68-85页 |
4.4.1 一般性总体分析及结果 | 第68-69页 |
4.4.2 对研究假设的调查数据统计分析及结果 | 第69-78页 |
4.4.3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调查数据分析 | 第78-81页 |
4.4.4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博弈性调查数据分析 | 第81-82页 |
4.4.5 影响企业战略制定的产业因素调查数据分析 | 第82-8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五章 产业战略与产业战略管理特征分析 | 第87-107页 |
5.1 产业战略和产业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 第87-95页 |
5.1.1 产业战略的特征 | 第87-89页 |
5.1.2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基本关系 | 第89-92页 |
5.1.3 产业战略管理的特征 | 第92-95页 |
5.2 我国产业战略现状 | 第95-99页 |
5.2.1 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 | 第95-97页 |
5.2.2 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产业发展五年规划 | 第97-99页 |
5.3 我国产业战略与产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99-105页 |
5.3.1 产业战略存在的问题 | 第100-102页 |
5.3.2 产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02-10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分析 | 第107-119页 |
6.1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的作用 | 第107-109页 |
6.1.1 战略一致性有利于提高国家和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 第107-108页 |
6.1.2 战略一致性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有效利用 | 第108-109页 |
6.1.3 战略一致性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 | 第109页 |
6.2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驱动机理 | 第109-112页 |
6.2.1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驱动因素 | 第109-111页 |
6.2.2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性驱动模型 | 第111-112页 |
6.3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一致驱动对策和建议 | 第112-11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第七章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博弈性分析 | 第119-141页 |
7.1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博弈性根源分析 | 第119-122页 |
7.1.1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博弈产生的原因 | 第119-120页 |
7.1.2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博弈的主体 | 第120-121页 |
7.1.3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博弈关系 | 第121-122页 |
7.2 国家产业战略与地方产业战略的博弈分析 | 第122-124页 |
7.3 地方产业战略之间的博弈分析 | 第124-125页 |
7.4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战略博弈分析 | 第125-128页 |
7.4.1 基于完全信息的政府与企业战略博弈模型 | 第125-127页 |
7.4.2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政府与企业战略博弈模型 | 第127-128页 |
7.5 企业之间的竞争博弈分析 | 第128-136页 |
7.5.1 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博弈 | 第128-131页 |
7.5.2 企业差异化竞争博弈与创新战略 | 第131-133页 |
7.5.3 企业资源竞争博弈 | 第133-135页 |
7.5.4 产业价值链竞争博弈 | 第135-136页 |
7.6 我国产业战略管理对策和建议 | 第136-140页 |
7.7 本章小结 | 第140-141页 |
第八章 案例分析:中国移动企业战略与电信产业战略关系 | 第141-171页 |
8.1 电信产业基本特征 | 第141-148页 |
8.1.1 我国电信产业定义 | 第141页 |
8.1.2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历程 | 第141-142页 |
8.1.3 中国电信产业现状 | 第142-147页 |
8.1.4 中国电信产业基本特征 | 第147-148页 |
8.2 中国电信产业战略历程 | 第148-152页 |
8.2.1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战略 | 第149页 |
8.2.2 中国移动的企业战略 | 第149-152页 |
8.3 中国移动与电信产业之间的战略关系 | 第152-165页 |
8.3.1 中国移动与电信产业的战略协同 | 第152-158页 |
8.3.2 中国移动与电信产业的战略目标冲突 | 第158-159页 |
8.3.3 中国移动的战略博弈 | 第159-165页 |
8.4 中国电信产业战略管理对策 | 第165-169页 |
8.4.1 中国移动战略与电信产业战略关系特征 | 第165-166页 |
8.4.2 中国电信产业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166-168页 |
8.4.3 中国电信产业战略管理应对策略 | 第168-169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169-171页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71-179页 |
9.1 主要结论 | 第171-174页 |
9.2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4-176页 |
9.2.1 论文创新点 | 第174-176页 |
9.2.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76页 |
9.3 研究展望 | 第176-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87页 |
附录A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访谈提纲 | 第187-189页 |
附录B 产业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调查问卷 | 第189-195页 |
附录C 我国大中小型企业划分标准 | 第195-197页 |
附录D 电信产业“十五”至“十二五”规划要点 | 第197-201页 |
致谢 | 第201-2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2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