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国内外地区电费收费研究概述 | 第13-17页 |
1.1.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3-14页 |
1.1.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1.2 铜陵地区营销电费收费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1.2.1 铜陵地区营销电费收费的信息化集成的现状 | 第17页 |
1.2.2 铜陵地区营销电费收费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19-22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缴费一体化平台的数据架构分析 | 第22-26页 |
2.1 一体化平台的数据模型架构设计 | 第22-26页 |
2.1.1 数据模型架构建模思路 | 第22-23页 |
2.1.2 顶层架构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缴费一体化平台的电表数据采集系统的应用 | 第26-30页 |
3.1 电表数据的数据采集 | 第27-28页 |
3.1.1 电压等级 10 kV及以上的电表采集 | 第27-28页 |
3.1.2 系统示意图 | 第28页 |
3.2 营销业务系统线损模块的数据清理 | 第28-29页 |
3.2.1 数据清理工作 | 第28-29页 |
3.3 营销系统中线损管理的局限性 | 第29-30页 |
第四章 低压用户电费收缴间接支付的一些系统在收费中的应用 | 第30-41页 |
4.1 电费收缴方式综述 | 第30-32页 |
4.1.1 坐收 | 第30页 |
4.1.2 走收 | 第30-31页 |
4.1.3 代收 | 第31页 |
4.1.4 POS机刷卡、网上银行缴费、自助缴费终端 | 第31页 |
4.1.5 银行代扣 | 第31页 |
4.1.6 特约委托 | 第31页 |
4.1.7 总结 | 第31-32页 |
4.2 客户直接支付方式和间接支付方式效果分析 | 第32-36页 |
4.2.1 选取比较的两个小区基本情况概述 | 第32-33页 |
4.2.2 选取两个小区电费回收情况概述 | 第33-35页 |
4.2.3 对选取小区电费回收情况分析 | 第35-36页 |
4.3 间接支付方式发展和探析 | 第36-41页 |
4.3.1 铜陵公司银行代扣发展概述 | 第37-40页 |
4.3.2 银行代扣方式的推广 | 第40-41页 |
第五章客户直接缴费方式特征分析. | 第41-51页 |
5.1 居民电费缴纳现状 | 第41-43页 |
5.2 因子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 | 第43-44页 |
5.2.1 因子分析基本理论 | 第43页 |
5.2.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基本理论 | 第43-44页 |
5.3 基于因子分析的影响居民选择电费缴纳方式的因素 | 第44-47页 |
5.4 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的局面适合的缴费方式分析 | 第47-50页 |
5.5 对居民直接缴费方式分析结论 | 第50-51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