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特殊分区规划论文

从风景名胜的发展窥探中国遗产保育和传承的实践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8-9页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第9-11页
        1.2.1 已有研究第9-10页
        1.2.2 研究的空白第10-11页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1-12页
        1.3.1 内容概述第11页
        1.3.2 研究框架第11-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5 未尽事宜第13-14页
第二章 风景名胜相关概念厘清第14-19页
    2.1 风景名胜的词源第14-16页
        2.1.1 “风景”的词源第14-15页
        2.1.2 “名胜”的词源第15-16页
    2.2 其他相应传统概念第16-17页
        2.2.1 胜景第16页
        2.2.2 胜迹第16页
        2.2.3 形胜第16-17页
    2.3 风景名胜的现代所指第17-19页
        2.3.1 “风景名胜区”的出现第17页
        2.3.2 “风景名胜区”的定义第17-19页
第三章 风景名胜的发展第19-38页
    3.1 自然崇拜——原始动因第19-25页
        3.1.1 自然神本身第20-22页
        3.1.2 超自然力的神迹第22-24页
        3.1.3 追寻神跡第24-25页
    3.2 祭拜先贤——伦理动因第25-28页
        3.2.1 先贤祠墓第25-26页
        3.2.2 名人胜迹第26-27页
        3.2.3 神化的人第27-28页
    3.3 山水审美——后续动因和主要发展因素第28-33页
        3.3.1 “行教化”山水比德第28-29页
        3.3.2 “兴游观”秦汉之游第29-30页
        3.3.3 “尚隐逸”山水文化第30-32页
        3.3.4 “修道行”宗教追求第32-33页
    3.4 其他第33-36页
        3.4.1 前朝古迹第33-34页
        3.4.2 日常生活场景第34-35页
        3.4.3 工程活动遗留第35页
        3.4.4 风俗习惯第35-36页
    3.5 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风景名胜的保护概览第38-47页
    4.1 历代官方的保护政策第38-44页
    4.2 民间的保护现象第44-46页
    4.3 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风景名胜的保育和传承——以西湖为例第47-61页
    5.1 西湖水系的发展第48-52页
        5.1.1 西湖水系发展演变简史第48-51页
        5.1.2 水系的保护培育过程中的传承第51-52页
    5.2 西湖主要景点的历史沿革第52-56页
        5.2.1 何处是白堤第52-53页
        5.2.2 苏堤的今昔演变第53-54页
        5.2.3 三潭映月的前世今生第54-56页
    5.3 雷峰塔的倒掉第56-61页
第六章 结论第61-65页
    6.1 风景名胜的保育和传承的方法第61-62页
    6.2 东方哲学下的古迹价值观第62-65页
附录:中国世界遗产名录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2-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分布式水泵供热系统的工程应用
下一篇:船舶轴带发电机方案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