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公路平整度激光视觉测量系统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引言第7-8页
        1.1.1 课题背景第7-8页
        1.1.2 平整度定义第8页
    1.2 路面平整度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3页
        1.2.1 直接式平整度测量仪器第9-12页
        1.2.2 间接式平整度测量仪器第12-13页
    1.3 系统的技术指标第13页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公路平整度测量系统设计第14-24页
    2.1 测量原理及系统结构第14-18页
        2.1.1 结构光概述第14-15页
        2.1.2 测量原理第15-16页
        2.1.3 系统结构第16-18页
    2.2 系统机械设计第18-19页
    2.3 系统器件选型第19-22页
        2.3.1 CCD 摄像机的选型第19-20页
        2.3.2 光学镜头的选择第20-21页
        2.3.3 结构光发射器的选择第21-22页
        2.3.4 激光测距仪的选择第22页
    2.4 系统软件设计第22-24页
第三章 测量系统数学模型及标定方法第24-42页
    3.1 系统数学模型第24-29页
        3.1.1 基于 Tsai 摄像机模型的传感器数学模型第25-26页
        3.1.2 基于 Zhang 摄像机模型的传感器数学模型第26-29页
    3.2 系统测量模型第29-31页
    3.3 标定涉及的图像处理技术第31-34页
        3.3.1 灰度重心法提取光条中心第31-33页
        3.3.2 最小二乘法椭圆拟合第33-34页
    3.4 标定方法及靶标设计第34-36页
    3.5 摄像机标定第36-40页
        3.5.1 确定靶标拓扑关系第36-39页
        3.5.2 摄像机参数标定第39-40页
    3.6 光平面方程参数标定第40-42页
第四章 颠簸误差修正和数据融合第42-48页
    4.1 颠簸幅值测量原理第42-43页
    4.2 颠簸幅值传感器标定第43-45页
    4.3 激光测距仪实现数据融合第45-46页
    4.4 公路平整度评价指标研究第46-48页
        4.4.1 标准差 指标第46-47页
        4.4.2 国际平整度 IRI 指标第47-48页
第五章 实验及数据处理第48-55页
    5.1 实验装置第48-49页
    5.2 标定实验第49-50页
        5.2.1 线结构光传感器标定实验第49-50页
        5.2.2 颠簸幅值传感器标定实验第50页
    5.3 测量精度验证实验第50-52页
        5.3.1 单个摄像机精度验证实验第50-51页
        5.3.2 全局精度验证实验第51-52页
    5.4 平整度实际测量实验第52-55页
        5.4.1 实验设计第52-53页
        5.4.2 测量数据分析第53-55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55-56页
    6.1 总结第55页
    6.2 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老电影修复算法研究及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DR成像系统的锥束CT成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