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页 |
1.2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实证分析方法 | 第12页 |
1.3.2 规范分析方法 | 第12页 |
1.3.3 比较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选题的意义 | 第13-14页 |
2 几种船舶融资方式 | 第14-22页 |
2.1 银行贷款 | 第14-15页 |
2.2 融资租赁 | 第15-17页 |
2.3 出口信贷 | 第17-19页 |
2.4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 | 第19-20页 |
2.5 债券融资 | 第20-22页 |
3 船舶基金的特点和法律关系 | 第22-28页 |
3.1 船舶基金的特点 | 第22-23页 |
3.2 船舶基金的法律关系 | 第23-28页 |
3.2.1 基金管理人的权利义务 | 第24-25页 |
3.2.2 基金托管人的权利义务 | 第25-26页 |
3.2.3 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权利义务 | 第26页 |
3.2.4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法律关系 | 第26-28页 |
4 船舶基金的几个典型模式 | 第28-38页 |
4.1 德国KG基金 | 第28-32页 |
4.1.1 KG基金的概念 | 第28-29页 |
4.1.2 KG基金的操作模式 | 第29-31页 |
4.1.3 KG基金的优势 | 第31-32页 |
4.1.4 KG基金的现状 | 第32页 |
4.2 新加坡海事信托基金 | 第32-35页 |
4.2.1 新加坡海事信托基金的基本结构 | 第32-33页 |
4.2.2 新加坡海事信托基金的特点 | 第33-34页 |
4.2.3 新加坡海事信托基金的优势 | 第34-35页 |
4.2.4 新加坡海事信托基金的现状 | 第35页 |
4.3 伊斯兰基金 | 第35-38页 |
4.3.1 伊斯兰基金的概念和架构 | 第35-37页 |
4.3.2 伊斯兰基金的现状 | 第37-38页 |
5 中国船舶基金现状 | 第38-43页 |
5.1 船舶产业投资基金 | 第38-40页 |
5.1.1 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成立 | 第38-39页 |
5.1.2 船舶产业投资基金的特点 | 第39-40页 |
5.2 上海航运产业基金 | 第40-41页 |
5.2.1 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的成立 | 第40-41页 |
5.2.2 上海航运产业基金的特点 | 第41页 |
5.3 中国船舶基金主要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5.3.1 法律制度缺位,“进退”两难 | 第41-42页 |
5.3.2 缺乏市场自发动力 | 第42页 |
5.3.3 定位不当 | 第42-43页 |
6 中国船舶基金模式的思考 | 第43-52页 |
6.1 基金的组织结构 | 第43-44页 |
6.2 基金的组织形式 | 第44-48页 |
6.2.1 公司制的船舶基金 | 第44-45页 |
6.2.2 契约制的船舶基金 | 第45-46页 |
6.2.3 有限合伙制的船舶基金 | 第46-47页 |
6.2.4 船舶基金宜采用有限合伙制 | 第47-48页 |
6.3 基金的设立方式 | 第48-49页 |
6.4 基金的募集方式 | 第49-50页 |
6.5 基金的退出机制 | 第50-52页 |
6.5.1 首次公开上市(IPO) | 第50-51页 |
6.5.2 股权回购 | 第51页 |
6.5.3 企业并购 | 第51页 |
6.5.4 清算退出 | 第51-52页 |
7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