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

试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历史发展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导论第10-19页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主旨、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第13-14页
   ·研究的主要方法、创新与不足第14页
   ·重要概念界定第14-19页
     ·执政理念第14-15页
     ·以人为本第15-19页
2. 中西方以人为本思想溯源第19-25页
   ·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第19-22页
     ·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第20-21页
     ·安民、息民第21页
     ·富民第21-22页
   ·西方的以人为本理念第22-25页
     ·古希腊关于人的思想第22页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想第22-23页
     ·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第23-25页
3.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第25-34页
   ·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第25-28页
     ·马克思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第26页
     ·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人的活动所构成,是交互作用的产物第26-27页
     ·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的实践性是有目的的活动第27页
     ·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第27-28页
   ·列宁的以人为本思想第28-31页
     ·人民掌握政权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前提第28-29页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建成社会主义的决定性因素第29-30页
     ·人民群众是领导和执政的基础第30-31页
   ·毛泽东的以人为本思想第31-34页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人本思想的核心内容第31-32页
     ·人民战争思想是人本思想最鲜明的特色第32页
     ·"为人民服务"的经济思想是人本思想的重要内容第32页
     ·人民民主政治是人本思想的根本第32-34页
4.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第34-51页
   ·促使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形成的背景和原因第34-41页
     ·时代发展和执政条件新变化的需要第34-37页
     ·强化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指导地位的客观需要第37-38页
     ·完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第38-41页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第41-44页
     ·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观第41-42页
     ·人民利益的根本标准观第42-43页
     ·制度创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43-44页
     ·培养"四有"新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第44页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第44-47页
     ·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第45页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第45-46页
     ·实现民主和自由,尊重与保障人权第46页
     ·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大批人才第46-47页
   ·以胡锦涛为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第47-51页
     ·人民是发展的动力第47-48页
     ·人民利益是检验发展的最高标准第48-49页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第49-51页
5.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提出的重大意义第51-57页
   ·理论意义第51-53页
     ·丰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第51-52页
     ·弘扬、超越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第52-53页
   ·现实意义第53-57页
     ·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53-54页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54-55页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55-57页
6. 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多角度解读第57-69页
   ·以人为本的哲学价值第57-60页
     ·哲学的人学本体论转换与变革的必然性第57-59页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发展在哲学价值上的必然第59-60页
   ·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经济向度第60-63页
     ·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第60-61页
     ·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第61-62页
     ·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第62-63页
   ·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政治向度第63-65页
     ·确立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第63页
     ·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第63-64页
     ·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64-65页
   ·以人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文化向度第65-69页
     ·重视人的精神文化素质的提高第65-66页
     ·营造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第66-67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引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风险社会中多元主体的治理模式研究--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下一篇:地方选调生培养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