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中学校长流动机制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一、推动中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 第10页 |
二、规范中小学校长流动机制的现实需要 | 第10-11页 |
三、参与课题调研的体验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2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2页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一、国内外中小学教师流动研究 | 第12-14页 |
二、国内外中小学校长流动研究 | 第14-17页 |
三、研究述评 | 第17-18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18-19页 |
二、文献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湖南省普通中学校长流动概述 | 第20-23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一、校长流动 | 第20页 |
二、流动机制 | 第20-21页 |
第二节 普通中学校长流动现实意义 | 第21-23页 |
一、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 第21页 |
二、借鉴和融合学校文化的需要 | 第21-22页 |
三、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需要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普通中学校长流动机制调查与分析 | 第23-36页 |
第一节 普通中学校长流动调查设计 | 第23-24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3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3-24页 |
三、调查内容 | 第24页 |
四、调查方法 | 第24页 |
第二节 普通中学校长流动调查统计 | 第24-30页 |
一、信度与效度检验 | 第24-25页 |
二、调查统计 | 第25-29页 |
三、调查结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普通中学校长流动分析 | 第30-36页 |
一、校长基本信息与校长流动态度的方差分析 | 第30-31页 |
二、校长基本信息与校长流动政策的方差分析 | 第31-32页 |
三、校长基本信息与校长流动制度的方差分析 | 第32-33页 |
四、校长基本信息与校长流动原因的方差分析 | 第33-34页 |
五、普通中学校长流动影响因素探讨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完善中学校长流动机制的对策 | 第36-50页 |
第一节 建立完善的中学校长流动动力机制 | 第36-38页 |
一、加强校长职业理想的导向性 | 第36-37页 |
二、宣传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 | 第37-38页 |
三、加强校长自主流动的精神激励 | 第38页 |
第二节 加强普通中学校长流动的政策引导机制 | 第38-40页 |
一、合理制定中学校长流动政策 | 第38-39页 |
二、加大校长流动政策执行力度 | 第39-40页 |
三、完善校长流动政策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 第40页 |
第三节 规范普通中学校长流动的运行机制 | 第40-43页 |
一、理顺中学校长流动管理关系 | 第40-41页 |
二、完善中学校长流动程序 | 第41-42页 |
三、推行城乡中学校长轮岗制 | 第42-43页 |
第四节 完善普通中学校长流动的保障机制 | 第43-47页 |
一、加大农村教育投入 | 第44-45页 |
二、保障向下性流动校长的权益 | 第45-47页 |
第五节 建立普通中学校长流动的评价机制 | 第47-50页 |
一、明确发展性的评价目的 | 第47页 |
二、制定详细的的评价标准 | 第47-48页 |
三、形成完整的评估体系 | 第48-49页 |
四、合理确定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后记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