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9页 |
1.1.1 全球能源消耗与环境问题 | 第13-15页 |
1.1.2 我国能源形势 | 第15-17页 |
1.1.3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 第17-19页 |
1.2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2章 公共建筑能耗状况 | 第20-25页 |
2.1 我国公共建筑能耗的总体情况 | 第20-21页 |
2.2 长沙地区公共建筑能耗情况 | 第21-24页 |
2.2.1 长沙市 2000-2011 年建筑面积变化情况 | 第21-22页 |
2.2.2 长沙市各类公共建筑的能耗特点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各种能耗模拟软件简介及 DeST 软件介绍 | 第25-34页 |
3.1 建筑模拟技术的产生背景及其发展过程 | 第25-26页 |
3.1.1 建筑模拟技术的产生背景 | 第25页 |
3.1.2 建筑模拟技术的发展过程 | 第25-26页 |
3.2 各种模拟软件简介 | 第26-29页 |
3.2.1 建筑模拟软件分类 | 第26-27页 |
3.2.2 各种模拟软件简介 | 第27-29页 |
3.3 模拟软件 DeST 介绍 | 第29-32页 |
3.3.1 DeST 软件的特点 | 第29-30页 |
3.3.2 DeST 的结构体系 | 第30-31页 |
3.3.3 DeST 热模型和建筑热环境的动态模拟结果准确性的验证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商业综合体类建筑能耗模拟分析 | 第34-59页 |
4.1 建筑概况 | 第34-36页 |
4.2 建筑节能工程设计 | 第36-40页 |
4.2.1 建筑的体形系数 | 第36页 |
4.2.2 屋面主体部位热工计算 | 第36页 |
4.2.3 外墙热工计算 | 第36-37页 |
4.2.4 外窗节能设计 | 第37-39页 |
4.2.5 分隔采暖空调与非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热工参数计算 | 第39页 |
4.2.6 地面热工参数计算 | 第39页 |
4.2.7 地下室外墙热工参数计算 | 第39-40页 |
4.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 | 第40-41页 |
4.3.1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的方法 | 第40-41页 |
4.3.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结果 | 第41页 |
4.4 负荷特征 | 第41-48页 |
4.4.1 空调季、采暖季和过渡季的划分依据 | 第41-42页 |
4.4.2 空调季的负荷特征 | 第42-45页 |
4.4.3 采暖季的负荷特征 | 第45-47页 |
4.4.4 过渡季的负荷特征 | 第47-48页 |
4.5 影响各类型房间负荷的因素分析 | 第48-58页 |
4.5.1 商场的负荷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及节能途径 | 第49-52页 |
4.5.2 写字楼办公室的负荷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及节能途径 | 第52-55页 |
4.5.3 酒店客房的负荷特征、影响因素分析及节能途径 | 第55-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长沙运达中央广场商业综合体节能潜力分析 | 第59-72页 |
5.1 改善围护结构的节能潜力分析 | 第59-64页 |
5.1.1 加外遮阳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59-60页 |
5.1.2 各种不同外窗玻璃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5.1.3 不同窗墙比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62-64页 |
5.1.4 各种不同外墙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64页 |
5.2 改善建筑空调系统的节能潜力分析 | 第64-71页 |
5.2.1 合理设定建筑的室内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5.2.2 全空气空调系统新风形式和热回收方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65-66页 |
5.2.3 变风量空调系统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66-69页 |
5.2.4 空调系统的间歇运行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分析 | 第69-7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