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与实践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概念第9页
    1.2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第9页
    1.3 国内外变电站管理模式现状第9-13页
        1.3.1 变电站值班模式现状第9-11页
        1.3.2 国内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新进展第11-13页
    1.4 宁省500kV变电站现状第13-14页
        1.4.1 500kV变电站概况第13页
        1.4.2 50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工作开展情况第13-14页
    1.5 辽宁省实行无人值班变电站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4页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2 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和功能第16-22页
    2.1 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内容第16-17页
    2.2 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主要功能第17-19页
        2.2.1 微机保护子系统第17-18页
        2.2.2 电压、无功综合控制子系统第18页
        2.2.3 监控子系统第18页
        2.2.4 低频减载控制第18页
        2.2.5 通信系统第18-19页
        2.2.6 备用电源自动投切控制第19页
    2.3 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特点第19-20页
        2.3.1 功能的综合化第19页
        2.3.2 微机化分级分布式系统结构第19-20页
        2.3.3 测量显示数字化第20页
        2.3.4 操作监视工作站幕化第20页
        2.3.5 智能化的运行管理第20页
    2.4 无人值班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网络结构第20-21页
    2.5 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第21页
    2.6 小结第21-22页
3 辽宁省500kV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原则第22-36页
    3.1 无人值班变电站建设与改造工作开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22-23页
        3.1.1 必要性分析第22-23页
        3.1.2 可行性分析第23页
    3.2 国内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分析第23-26页
    3.3 辽宁省500kV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建立原则第26-27页
        3.3.1 监控中心第26-27页
        3.3.2 运维操作站第27页
    3.4 人员的配置原则第27-28页
        3.4.1 监控中心第27页
        3.4.2 运维操作站第27-28页
    3.5 车辆配置原则第28-29页
        3.5.1 监控中心第28页
        3.5.2 运维操作站第28-29页
    3.6 无人值班变电站和监控中心应具备的条件第29页
        3.6.1 监控中心应具备的监控设备第29页
        3.6.2 监控系统中故障、预警、提示信息的分级管理系统第29页
        3.6.3 网络化PMIS系统(生产管理系统)第29页
        3.6.4 遥视及防火、防盗系统第29页
    3.7 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主要设备配置、功能以及技术原则第29-35页
        3.7.1 监控中心设备配置第29-34页
        3.7.2 运维操作站第34页
        3.7.3 建设统一的网络化PMS(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第34-35页
    3.8 变电站的技术改造原则第35页
    3.9 小结第35-36页
4 辽宁省500kV无人值班变电站总体规划及实施方案第36-54页
    4.1 规划总体目标第36页
    4.2 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建设规划第36-38页
    4.3 年度实施方案第38-39页
    4.4 无人值班变电站实行后的工作流程第39-46页
    4.5 效益分析第46-47页
    4.6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实践与优化第47-53页
        4.6.1 影响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安全管理的因素第47-48页
        4.6.2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存在问题的优化第48-50页
        4.6.3 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的优化第50-51页
        4.6.4 “监控中心+运维操作站+少人站”管理模式分析及优化设想第51-53页
    4.7 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东省青州市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控制对策研究
下一篇:广州地区供电系统供电可靠性对标与改进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