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小学男生语文成绩偏差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一、绪论第12-20页
    (一) 选题缘由第12-13页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3-15页
        1、研究目的第13-14页
        2、研究意义第14-15页
    (三) 文献综述第15-18页
        1、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2、国外研究概况第17-18页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8-20页
        1、研究内容第18-19页
        2、研究方法第19-20页
二、当前小学男生语文学习偏差的现状调查第20-24页
    (一) 国内外教育大背景下的男生语文学习偏差概况第20-21页
    (二) 所任学校小学男生语文成绩偏差情况第21-24页
        1、小学男生期末语文分数偏差情况第21-22页
        2、小学男生语文期末试卷各项目成绩偏差情况第22页
        3、学校男生语文成绩偏差现状访谈调查情况第22-24页
三、当前小学男生语文成绩偏差的原因分析第24-35页
    (一) 男生身心因素影响小学男生语文成绩第24-28页
        1、男女生生理差异——男生生理上的语文学习弱势第24-25页
        2、智力因素的影响——男生智力上的语文学习弱势第25-26页
        3、非智力因素影响一一男生非智力上的语文学习弱势第26-28页
        4、沉迷于网络游戏——心理危机上的语文学习弱势第28页
    (二) 学校教育因素影响小学男生语文成绩第28-32页
        1、女性化的学校教育大环境,不利于男生的语文学习第28-29页
        2、教师对性别差异认识不足,不利于男生的语文学习第29-30页
        3、教师教育实施过程不科学,不利于男生的语文学习第30-31页
        4、学校整齐划一的评价方式,不利于男生的语文学习第31-32页
    (三) 家庭教育因素影响小学男生语文成绩第32-33页
        1、家教中父亲的缺位第32页
        2、长辈对男生的溺爱第32-33页
        3、父母文化修养情况第33页
    (四) 社会发展因素影响小学男生语文成绩第33-35页
        1、社会“中性化”影响男孩的成长第33-34页
        2、“性别刻板印象”阻碍男生的进步第34-35页
四、提高小学男生语文成绩的对策第35-51页
    (一)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设公平的语文学习环境第35-36页
        1、改革现行的考试评价体系第35页
        2、适度革新现行语文教材内容第35-36页
    (二) 遵循男生生理规律,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第36-39页
        1、帮助男生正确定位语文学习的目标第36-37页
        2、激励男生学习语文要有兴趣、信心和恒心第37页
        3、扬长补短提高男生多方面语文能力第37-38页
        4、帮助男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第38-39页
        5、帮助男生养成分块进行时间管理的习惯第39页
    (三) 转变传统育人观念,有的放矢进行“因性施教”第39-42页
        1、铸就内涵“厚德强能”便于“因性施教”第39-40页
        2、重新定位“教育公平”利于“因性施教”第40-41页
        3、积极转变“刻板观念”进行“因性施教”第41页
        4、尝试男女“性别单一”探索“因性施教”第41-42页
    (四) 构建“乐·趣”语文课堂,培养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第42-45页
        1、“乐·趣”语文课堂理念透析第42-44页
        2、“乐·趣”语文课堂实践操作第44-45页
    (五) 探索语文引领途径,不断提升男生的语文素养第45-47页
        1、推荐书目鼓励男生“海量阅读”第45-46页
        2、充分发挥“男生榜样”示范作用第46页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兴趣活动第46页
        4、女帮男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竞争第46-47页
        5、建立男生的学习档案促进学习第47页
    (六) 提高家庭育人智慧,培育男孩高度的责任意识第47-49页
        1、父亲要积极参与对男孩的教育第47页
        2、家庭成员要防止溺爱科学施教第47-48页
        3、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上网时间第48页
        4、家长要重视“以智能育智能”第48-49页
    (七) 克服社会不利因素,积极助推男生的健康成长第49-51页
        1、增加小学男教师数量并发挥作用第49页
        2、克服阻力适当推迟男孩入学时间第49-50页
        3、积极干预“男生文化”的负面影响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第54-56页
    附录1: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访谈提纲第54-55页
    附录2:对小学男生语文学习的问卷调查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下一篇:媒介环境学视域下的多媒体课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