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乡土情结的当代城市住宅设计发展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第一节 课题综述 | 第11-14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第14-18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和框架 | 第18-20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三、 研究框架 | 第20页 |
四、 创新点 | 第20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传统民居中的乡土情结 | 第22-30页 |
第一节 乡土情结概念界定 | 第22-25页 |
一、 乡土的含义 | 第22-23页 |
二、 乡土情结的含义 | 第23-24页 |
三、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中国居住文化的乡土性分析 | 第25-28页 |
一、 传统风水学 | 第25-26页 |
二、 传统民居的地域性 | 第26-27页 |
三、 传统民居的乡土文化思想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乡土情结在传统民居营造中的体现 | 第28-29页 |
一、 与乡土环境适应原则 | 第28页 |
二、 与乡土材料适应原则 | 第28-29页 |
三、 巧于因借,全天逸人原则 | 第29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中国城市住宅设计发展及现状分析 | 第30-40页 |
第一节 城市形成及城市化发展分析 | 第30-35页 |
一、 中西方城市发展的文化差异性 | 第30-31页 |
二、 西方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分析 | 第31页 |
三、 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和特点 | 第31-33页 |
四、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影响 | 第33-35页 |
第二节 中国城市住宅设计概况和趋向 | 第35-37页 |
一、 中国城市住宅设计概况 | 第35-36页 |
二、 中国城市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向 | 第36-37页 |
第三节 中国城市住宅设计存在的问题 | 第37-38页 |
一、 文化传承意识淡薄 | 第37页 |
二、 模仿西化现象盛行 | 第37-38页 |
三、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 第38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当代中国城市住宅设计的乡土情结 | 第40-59页 |
第一节 城市文脉的延续 | 第40-43页 |
一、 文脉的寻根意识 | 第40-41页 |
二、 住宅设计承载城市文脉 | 第41-42页 |
三、 乡土情结与住宅文脉的延续 | 第42-43页 |
第二节 当代城市住宅设计的“中式”情结 | 第43-47页 |
一、 当代城市住宅设计对传统民居文化的诠释 | 第43-44页 |
二、 “中式”住宅设计风格源于弘扬传统文化的情结 | 第44-46页 |
三、 乡土情结在当代存在的意义 | 第46-47页 |
第三节 传统文化思想对中国居住文化的影响 | 第47-54页 |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哲学思想 | 第47-48页 |
二、 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下的居住文化元素分析 | 第48-52页 |
三、 传统居住文化理念在当代住宅设计中的指导价值 | 第52-54页 |
第四节 传统居住文化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 第54-57页 |
一、 当代最具“乡情”的住宅——深圳万科第五园 | 第54-55页 |
二、 最具“中国风”的住宅设计——北京观唐 | 第55-56页 |
三、 中国城市住宅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56-5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注释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