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取技术的专家库系统缓冲区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课题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2 缓冲区管理及预取技术研究 | 第14-24页 |
2.1 专家库系统特征分析 | 第14-15页 |
2.2 缓冲区管理技术 | 第15-19页 |
2.2.1 缓冲区空间的分配方式 | 第15-16页 |
2.2.2 典型缓存替换算法及特点分析 | 第16-19页 |
2.2.3 缓冲区管理技术的选择分析 | 第19页 |
2.3 缓存预取技术 | 第19-23页 |
2.3.1 预取技术概述 | 第19-21页 |
2.3.2 预取算法分析 | 第21-22页 |
2.3.3 预取算法的选择分析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基于蚁群规则的预取算法 | 第24-40页 |
3.1 预取算法思想 | 第24页 |
3.2 用户访问模式分析 | 第24-33页 |
3.2.1 系统功能结构图 | 第24-27页 |
3.2.2 访问日志处理 | 第27-30页 |
3.2.3 访问模式分析 | 第30-33页 |
3.3 基于蚁群规则的预取算法 | 第33-38页 |
3.3.1 预取算法相关定义 | 第33-34页 |
3.3.2 预取算法描述 | 第34-37页 |
3.3.3 预取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37页 |
3.3.4 预取算法特点 | 第37-38页 |
3.4 预取算法评价指标 | 第38-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专家库系统缓冲区管理策略的总体设计 | 第40-51页 |
4.1 缓冲区管理策略 | 第40-43页 |
4.1.1 Oracle缓冲区分配方式 | 第40页 |
4.1.2 缓冲区管理策略的总体设计 | 第40-42页 |
4.1.3 缓冲区管理策略特点分析 | 第42-43页 |
4.2 缓冲区的动态分配 | 第43-47页 |
4.2.1 缓冲池的划分 | 第43页 |
4.2.2 缓存替换算法的选取 | 第43-45页 |
4.2.3 缓冲区划分的动态调节 | 第45-46页 |
4.2.4 缓冲区分配的特点分析 | 第46-47页 |
4.3 缓存预取模块 | 第47-49页 |
4.3.1 预取模型框架 | 第47页 |
4.3.2 预取模块流程 | 第47-49页 |
4.4 缓冲区管理策略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缓冲区管理策略的实现与分析 | 第51-59页 |
5.1 缓冲区管理策略的实现及分析流程 | 第51-52页 |
5.1.1 实现流程 | 第51-52页 |
5.1.2 实验环境 | 第52页 |
5.2 关键模块实现分析 | 第52-55页 |
5.2.1 缓冲区划分 | 第52-53页 |
5.2.2 预取算法实现 | 第53-54页 |
5.2.3 测试数据设计 | 第54-55页 |
5.2.4 评估参数监测 | 第55页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58页 |
5.3.1 实验结果 | 第55-57页 |
5.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59页 |
6.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