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全自动纺织纤维图像检测仪共性技术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2 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简介第15-16页
        1.2.1 计算机图像处理分析技术的发展第15页
        1.2.2 计算机图像分析处理系统组成及应用第15-16页
    1.3 图像处理在纤维自动识别和检测的应用第16-18页
        1.3.1 纤维自动检测和识别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6-18页
        1.3.2 纤维自动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8页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本文的安排第18-20页
第二章 纤维自动识别系统第20-31页
    2.1 显微图像采集第20-23页
        2.1.1 显微镜成像系统第20-21页
        2.1.2 图像采集设备第21-22页
        2.1.3 显微镜标定第22-23页
    2.2 三维自动载物台第23页
    2.3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第23-28页
        2.3.1 系统整体框图第24页
        2.3.2 数据采样第24-26页
        2.3.3 H桥驱动电路第26-27页
        2.3.4 模糊自整定PID算法第27-28页
        2.3.5 实验结论与分析第28页
    2.4 硬件系统搭建第28-29页
    2.5 纤维试样制作第29页
    2.6 纤维自动识别系统概述第29-30页
    2.7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图像预处理第31-38页
    3.1 彩色图像灰度化第31-32页
    3.2 图像二值化第32-34页
        3.2.1 灰度拉伸第33页
        3.2.2 Otsu二值化第33-34页
    3.3 噪音去除第34-37页
        3.3.1 面积法噪音去除第34-35页
        3.3.2 二维尺寸法噪音去除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交叉重叠纤维的分离配对第38-51页
    4.1 纤维骨架提取第38-40页
    4.2 纤维骨架修整第40-42页
        4.2.1 八邻域间隔数第41-42页
        4.2.2 骨架短枝的判别与滤除第42页
    4.3 纤维交叉形态分类第42-45页
    4.4 公共纤维骨架提取第45-50页
        4.4.1 伪公共线段判别第46-47页
        4.4.2 纤维骨架配对第47-49页
        4.4.3 保存纤维骨架坐标第49-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五章 纤维识别第51-70页
    5.1 确定待识别纤维第51-53页
        5.1.1 纤维轮廓提取第51-52页
        5.1.2 纤维骨架提取第52-53页
    5.2 纤维直径测量第53-59页
        5.2.1 面积法测量纤维直径第54-55页
        5.2.2 骨架迭代法测量纤维直径第55-59页
    5.3 纤维直径值提取第59-60页
    5.4 颜色空间第60-64页
        5.4.1 常用颜色空间理论概述第60-62页
        5.4.2 颜色空间的选取第62-64页
    5.5 色度特征量提取第64-65页
    5.6 纤维识别算法研究第65-68页
        5.6.1 支持向量机第65-67页
        5.6.2 纤维识别算法第67-68页
    5.7 纤维混纺比计算第68-69页
    5.8 本章小结第69-70页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下一篇:移动终端内置小型化多频段天线的研究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