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经济建设和发展论文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比较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4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5-18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8-37页
        1.2.1 狭义经济增长质量理论与广义经济增长质量理论第18-20页
        1.2.2 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体系与衡量方法第20-23页
        1.2.3 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第23-34页
        1.2.4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比较的相关研究第34-37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37-41页
        1.3.1 研究思路第38-40页
        1.3.2 研究方法第40-41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41-43页
第2章 经济增长质量的一般分析第43-69页
    2.1 经济增长质量的界定及内涵第43-58页
        2.1.1 研究问题界定第43-47页
        2.1.2 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第47-49页
        2.1.3 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9-58页
    2.2 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基本框架第58-63页
        2.2.1 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假设第58-61页
        2.2.2 经济增长质量的计算方法及模型第61-63页
    2.3 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第63-66页
        2.3.1 劳动力人口增长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第63-64页
        2.3.2 政府干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第64-65页
        2.3.3 FDI与进口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第65-66页
    2.4 本章小结第66-69页
第3章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第69-83页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现状第69-74页
        3.1.1 中国国内经济的总体增长第69-71页
        3.1.2 改革后中国人均经济水平的提升第71-72页
        3.1.3 中国市场的开放第72-73页
        3.1.4 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本第73-74页
    3.2 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第74-78页
        3.2.1 印度国内经济的总体增长第74-75页
        3.2.2 印度人均经济水平的提升第75-77页
        3.2.3 印度市场的开放第77-78页
        3.2.4 印度经济增长的成本第78页
    3.3 本章小结第78-83页
第4章 中印经济增长质量的衡量与比较第83-127页
    4.1 部分指标的测算方法第83-86页
    4.2 经济增长质量指标处理方法第86-88页
    4.3 数据来源第88页
    4.4 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第88-102页
        4.4.1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第89-91页
        4.4.2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计算第91-94页
        4.4.3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结果分析第94-102页
    4.5 印度的经济增长质量第102-115页
        4.5.1 印度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第103-104页
        4.5.2 印度经济增长质量的计算第104-108页
        4.5.3 印度经济增长质量的结果分析第108-115页
    4.6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质量各维度的具体比较第115-124页
        4.6.1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质量中效率维度的比较分析第116-118页
        4.6.2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质量中公平与稳定维度的比较分析第118-121页
        4.6.3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质量中可持续维度的比较分析第121-124页
        4.6.4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质量总体上的比较分析第124页
    4.7 本章小结第124-127页
第5章 中国与印度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127-139页
    5.1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127-132页
        5.1.1 数据说明与稳定性检验第127-128页
        5.1.2 模型设定第128页
        5.1.3 模型估计第128-132页
    5.2 印度经济增长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132-137页
        5.2.1 数据说明与稳定性检验第132-133页
        5.2.2 模型设定第133-134页
        5.2.3 模型估计第134-137页
    5.3 本章小结第137-139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139-151页
    6.1 主要结论第139-145页
    6.2 政策建议第145-151页
        6.2.1 经济增长的效率方面第145-147页
        6.2.2 经济增长的公平与稳定方面第147-148页
        6.2.3 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方面第148-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7页
附录第167-16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169-171页
后记第171-172页

论文共1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乡村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农村环保公共品合作供给研究
下一篇:金融市场相依性建模与风险测度研究--基于GARCH-EVT-Vine Copula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