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课题来源 | 第9-10页 |
1.3 通用构造 | 第10-11页 |
1.4 论文工作 | 第11-12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第二章 相关工作 | 第14-24页 |
2.1 Herlihy的原始算法 | 第14-15页 |
2.2 Sticky Bit算法 | 第15页 |
2.3 时间复杂度下界 | 第15-16页 |
2.4 Group Update和Individual Update | 第16页 |
2.5 Flat combining算法 | 第16-17页 |
2.6 Multi-Object算法 | 第17-18页 |
2.7 Caching方法 | 第18-19页 |
2.8 RedBlue算法 | 第19-20页 |
2.9 Fast-path-slow-path算法 | 第20-21页 |
2.10 Sim算法 | 第21-22页 |
2.11 TLC和TUC算法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算法设计 | 第24-44页 |
3.1 系统模型 | 第24-28页 |
3.1.1 I/O自动机 | 第25-26页 |
3.1.2 并发系统 | 第26页 |
3.1.3 CAS和Fetch&Add | 第26-28页 |
3.2 抽象对象 | 第28-29页 |
3.3 无锁构造 | 第29-31页 |
3.4 无等待构造 | 第31-36页 |
3.5 算法描述 | 第36-44页 |
3.5.1 数据结构 | 第36-38页 |
3.5.2 快照算法和排序算法 | 第38-42页 |
3.5.3 无界无等待通用构造算法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正确性证明 | 第44-52页 |
4.1 安全性 | 第44-46页 |
4.1.1 静态一致性 | 第44-45页 |
4.1.2 顺序一致性 | 第45页 |
4.1.3 可线性化性 | 第45-46页 |
4.2 演进性 | 第46-47页 |
4.3 详细证明 | 第47-52页 |
4.3.1 可线性化性的证明 | 第48-49页 |
4.3.2 无等待的证明 | 第49-52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2-54页 |
5.1 总结 | 第52页 |
5.2 展望 | 第52-54页 |
5.2.1 内存管理 | 第52-53页 |
5.2.2 优化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附录 无界无等待通用构造模拟程序 | 第58-6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