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水环境因子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菹草石芽形成与萌发的影响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缩略词表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2页
    1 我国水资源现状第11-13页
        1.1 概况第11页
        1.2 水资源污染第11-12页
        1.3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及危害第12-13页
    2 水生植物与水生态环境第13-15页
        2.1 水生植物的概念第13-14页
        2.2 水生植物与水环境生态关系第14-15页
    3 菹草形态特征及环境适应性第15-18页
        3.1 菹草的生物学特征第15页
        3.2 菹草的价值第15-16页
        3.3 菹草石芽形成与环境关系第16页
        3.4 菹草石芽萌发与环境关系第16-17页
        3.5 石芽形成和萌发的生理生化机制第17-18页
    4 植物激素及其测定方法第18-20页
        4.1 植物激素概念及分类第18页
        4.2 植物激素测定方法第18-20页
    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0-22页
第二章 上覆水氮磷营养对菹草石芽形成的影响及其与内源激素的关系第22-4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2-27页
        1.1 材料第22-23页
        1.2 试验处理及材料培养第23页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23-27页
    2 数据分析第2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7-42页
        3.1 上覆水氮营养水平对菹草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第27-37页
        3.2 上覆水磷营养水平对菹草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第37-42页
    4 讨论第42-44页
    5 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对菹草石芽形成的影响第45-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1.1 材料第45页
        1.2 试验处理及材料培养第45-46页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4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6-51页
        2.1 洛伐他汀处理对菹草植株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第46-49页
        2.2 洛伐他汀处理对菹草繁殖体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第49-51页
    3 讨论第51-52页
    4 结论第52-53页
第四章 沉积物氮磷营养及光照强度对菹草石芽萌发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第53-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1.1 材料收集与保存第53-54页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54-5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5-66页
        2.1 菹草石芽萌发影响第55-58页
        2.2 植株生长及生理特性第58-62页
        2.3 新生繁殖体第62-66页
    3 讨论第66-67页
    4 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细胞分裂素及其合成抑制剂对菹草石芽萌发的影响第69-8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9-71页
        1.1 材料与保存第69-70页
        1.2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70-71页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第71页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7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1-80页
        2.1 6-BA及其与甲吡酮组合处理对菹草石芽萌发的影响第71-75页
        2.2 甲吡酮、洛伐他汀与6-BA组合处理对菹草石芽萌发的影响第75-80页
    3 讨论第80-81页
    4 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考虑DNase偏差信号的蛋白结合位点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锑氧化型根癌农杆菌GW4中砷氧化酶AioBA对锑氧化、趋化和能量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