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中学跨学科教学概述 | 第10-16页 |
一、中学跨学科教学的兴起与发展 | 第10-13页 |
(一) 美国 | 第10-11页 |
(二) 德国 | 第11-12页 |
(三) 中国 | 第12-13页 |
二、跨学科教学的定义与分类 | 第13-16页 |
(一) 跨学科教学的定义 | 第13-14页 |
(二) 跨学科教学分类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的应用 | 第16-32页 |
一、单一跨学科教学 | 第16-27页 |
(一) 古典文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 第16-21页 |
(三) 历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四) 英语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 第23-24页 |
(五) 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 第24-26页 |
(六) 地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 第26-27页 |
二、复合跨学科教学教学设计尝试 | 第27-32页 |
(一) 教学题目 | 第27页 |
(二) 教学背景 | 第27-28页 |
(三) 参与教学人员 | 第28页 |
(四) 教学目标 | 第28-29页 |
(五) 教学重难点 | 第29页 |
(六) 教学方法 | 第29-30页 |
(七) 课前准备过程 | 第30-31页 |
(八) 课时安排 | 第31页 |
(九) 教学过程 | 第31页 |
(十) 预期探究成果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的实际价值 | 第32-42页 |
一、实践应用的广泛性 | 第32-33页 |
二、教学目标的多样性 | 第33-34页 |
(一) 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成为跨学科教学的次要目标之一 | 第33页 |
(二) 信息检索及整合能力的提高成为跨学科教学的次要目标之一 | 第33-34页 |
(三) 学生的自信程度成为跨学科教学的次要目标之一 | 第34页 |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 | 第34-36页 |
(一) 通过班内分小组学习改良班级授课制 | 第35页 |
(二) 班内个别教学的合理运用 | 第35-36页 |
(三) 现场教学 | 第36页 |
四、课外知识的拓展性 | 第36-37页 |
(一) 高中其他课程的知识 | 第36页 |
(二) 其他学科的知识 | 第36-37页 |
(三) 生活技能 | 第37页 |
五、能力培养的可操作性 | 第37-42页 |
(一) 学习能力 | 第37页 |
(二) 问题发现能力 | 第37-38页 |
(三) 创新思维能力 | 第38-39页 |
(四) 实践能力 | 第39-42页 |
第四章 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面临的困境与破解的思路 | 第42-52页 |
一、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面临的困境 | 第42-46页 |
(一) 现行高考制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二) 高中政治教师自身的影响 | 第43-46页 |
1、高中政治教师现实处境的影响 | 第43-44页 |
2、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影响 | 第44-46页 |
(三) 社会及家长认可程度的影响 | 第46页 |
(四) 学生自身的影响 | 第46页 |
二、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所面临困境的破解思路 | 第46-52页 |
(一) 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应当有限制 | 第47-48页 |
(二) 建立以工作量为中心的高中教师综合评价机制 | 第48页 |
(三) 增加高中政治教师进修和再学习的机会 | 第48-49页 |
(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培养模式应该有所改变 | 第49页 |
(五) 落实素质教育实践,为高中政治跨学科教学提供土壤保证 | 第49-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