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第11-13页 |
1.2.1 供热机组热经济性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厂级负荷优化分配方法的研究 | 第12-13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供热机组的变工况分析 | 第15-28页 |
2.1 调节级变工况 | 第15-23页 |
2.1.1 确定调节级特性曲线 | 第15-21页 |
2.1.2 调节级变工况算法 | 第21-23页 |
2.2 压力级变工况 | 第23-27页 |
2.3 变工况模型验证 | 第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3章 供热机组的热经济指标及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28-34页 |
3.1 热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指标 | 第28-29页 |
3.1.1 热电厂的燃料利用系数 | 第28页 |
3.1.2 供热式机组的热化发电率 | 第28-29页 |
3.1.3 热电厂的热电比 | 第29页 |
3.1.4 热电厂的标准煤耗量 | 第29页 |
3.2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29-32页 |
3.2.1 算法原理 | 第30页 |
3.2.2 算法参数 | 第30-31页 |
3.2.3 算法流程 | 第31-3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以热经济性为基础的区域热电负荷优化分配 | 第34-49页 |
4.1 区域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目标函数的建立 | 第34-36页 |
4.1.1 约束条件 | 第34页 |
4.1.2 总电负荷优化分配的目标函数 | 第34-35页 |
4.1.3 厂级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的目标函数 | 第35-36页 |
4.2 区域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的计算与分析 | 第36-48页 |
4.2.1 区域非供热期的电负荷优化分配 | 第36-40页 |
4.2.2 区域供暖期的热电负荷优化分配 | 第40-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区域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的经济性分析 | 第49-56页 |
5.1 火力发电厂的成本计算 | 第49-50页 |
5.2 区域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的经济性分析 | 第50-51页 |
5.2.1 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区域电负荷优化分配的目标函数 | 第50-51页 |
5.2.2 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厂级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的目标函数 | 第51页 |
5.3 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区域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的计算与分析 | 第51-54页 |
5.4 热经济性与经济性为目标的区域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的比较 | 第54-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