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我国公司债债券市场简述 | 第10-11页 |
1.1.2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债券定价相关文献回顾 | 第12-14页 |
1.2.2 结构定价模型实证研究回顾 | 第14-15页 |
1.3 研究创新 | 第15-16页 |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6-18页 |
2 模型分析及参数研究 | 第18-28页 |
2.1 模型假设与推导 | 第18-23页 |
2.1.1 Merton模型 | 第18-20页 |
2.1.2 Longstaff-Schwartz模型 | 第20-21页 |
2.1.3 Collin-Dufresne-Goldstein模型 | 第21-22页 |
2.1.4 关于信用利差的计算 | 第22-23页 |
2.2 参数的估计 | 第23-28页 |
2.2.1 债券特征参数 | 第24页 |
2.2.2 企业特征参数 | 第24-26页 |
2.2.3 利率相关参数 | 第26-28页 |
3 模型实证结果及有效性分析 | 第28-42页 |
3.1 债券样本选择 | 第28-29页 |
3.1.1 关于企业行业、发行市场等因素的考虑 | 第28页 |
3.1.2 关于企业资本结构、发债状况等因素的考虑 | 第28-29页 |
3.2 模型定价有效性分析 | 第29-42页 |
3.2.1 定价结果整体情况分析 | 第29-31页 |
3.2.2 定价结果按债项信用评级分析 | 第31-38页 |
3.2.3 定价结果按主体信用评级分析 | 第38-41页 |
3.2.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4 信用利差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7页 |
4.1 T值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4.2 回归分析 | 第44-46页 |
4.3 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5 研究总结 | 第47-49页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47页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47-4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一 | 第53-55页 |
附录二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