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洪美学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第一章 葛洪美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2-24页 |
·儒家思想对葛洪的影响 | 第12-16页 |
·对儒家思想的吸收 | 第12-14页 |
·对儒家思想的批判 | 第14-16页 |
·道家思想对葛洪的影响 | 第16-21页 |
·对道家思想的吸收 | 第16-20页 |
·对道家思想的批判 | 第20-21页 |
·葛洪的科学思想对他美学思想的影响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求仙、养生与个体生命的生态之美 | 第24-39页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因素 | 第24-26页 |
·以身心高度和谐的个体生命为本的生态美论 | 第26-27页 |
·个体生命与大自然的和谐 | 第27-31页 |
·个体生命内在自然的和谐 | 第31-35页 |
·个体生命的情感、精神、心态的和谐 | 第35-37页 |
·人与人交往的和谐(社会和谐)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积德、求知、创新与人格之美 | 第39-54页 |
·人格的自由独立与道德完善 | 第40-44页 |
·德胜则贵 | 第40-41页 |
·"文"与"德"不可偏废 | 第41-43页 |
·人格的自由、独立 | 第43-44页 |
·人格的丰富、创新与宏博之美 | 第44-54页 |
·科学独立的思想见解 | 第46-50页 |
·对求知与创新型人格的追求 | 第50-54页 |
第四章 主体生命的博大深邃与丰赡弘丽的艺术之美 | 第54-60页 |
·文学自觉时代的美学思潮 | 第54-55页 |
·"丰草不秀塉土"与艺术创造 | 第55-56页 |
·"华章藻蔚,非矇瞍所玩"与艺术鉴赏 | 第56页 |
·"文之所在,虽贱尤贵"与艺术形式之价值 | 第56-58页 |
·"枯木不损繁林之蓊蔼"与艺术的丰赡弘丽之美 | 第58-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