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9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2-18页 |
| 1.2.1 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及良种选育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2.2 杏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1.2.3 SSR分子标记的应用 | 第15-18页 |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表型性状多样性 | 第19-33页 |
| 2.1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2.1.1 山杏种质资源圃概况 | 第19页 |
| 2.1.2 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 2.1.3 数据分析 | 第22页 |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0页 |
| 2.2.1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质量性状变异及分布 | 第22-23页 |
| 2.2.2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数量性状的差异与重复力 | 第23-30页 |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0-33页 |
| 2.3.1 讨论 | 第30-32页 |
| 2.3.2 小结 | 第32-33页 |
| 第三章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标记多样性 | 第33-47页 |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 3.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 3.1.2 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3.1.3 数据分析 | 第34-36页 |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 3.2.1 DNA提取结果 | 第36页 |
| 3.2.2 引物筛选 | 第36页 |
| 3.2.3 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6-40页 |
| 3.2.4 基于SSR标记的聚类分析 | 第40-42页 |
| 3.2.5 地理种源对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 第42-45页 |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5-47页 |
| 3.3.1 讨论 | 第45-46页 |
| 3.3.2 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表型性状与SSR标记关联分析 | 第47-66页 |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7-50页 |
| 4.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 4.1.2 试验方法 | 第47-50页 |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50-64页 |
| 4.2.1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SSR位点连锁不平衡分析 | 第50-51页 |
| 4.2.2 西伯利亚杏优选无性系群体结构分析 | 第51-58页 |
| 4.2.3 与表型性状关联的SSR标记及其等位变异表型差异 | 第58-64页 |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 4.3.1 讨论 | 第64-65页 |
| 4.3.2 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 附录 | 第72-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7页 |